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記者 倪元錦)隨著一夜的大雨稍歇,北京市氣象臺2日清晨將暴雨“黃色”預警降級為“藍色”。1日晚,北京暴雨預警從“藍色”升級到“黃色”,順義和懷柔升級為“橙色”。自8月底,北京迎來汛期末期的持續強降水,今年汛期降水並不太符合“七下八上”的慣例。 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繼松介紹,此輪京津冀地區的較強降水過程中,是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天津西部、河北東北部,北京的降水量預計會達到24小時50毫米以上的“暴雨”級別,部分地區將突破100毫米達到“大暴雨”級別。 北京市氣象臺2日早晨發佈雨量顯示,1日15時至2日8時,全市平均37毫米,城區33毫米,最大“順義東風小學”為151毫米。預計2日白天,東部仍有中到大雨,西部有小到中雨。 “9月份北京仍處於汛期的後期,出現暴雨過程,是正常的天氣現象。”孫繼松説,此輪降水天氣過程完整、水汽比較充足、降水時間較長,導致北京降水量偏大,但“雨強”也就是“小時降水量”,不會特別強烈,“雨強”小是本輪降水與主汛期暴雨的根本區別。 專家分析,西邊相對比較強的冷空氣遇到比較強盛的東北暖濕氣流,冷暖空氣交匯形成氣旋,促成本輪降水過程。“相當於一個‘渦旋’,加速水汽的聚合,將大範圍的水汽集中到較小區域,‘渦旋’的存在還加強上升運動,有利於低層水汽抬升,引起更多降水。”孫繼松説。 根據預報分析,此輪降水時間長、降水量大,北京偏西、偏北山前地區,即門頭溝、石景山、海淀、昌平、密雲、懷柔等山區,具備出現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可能性。 孫繼松表示,今年全國汛期大部分地區降水“北旱南澇”非常明顯,南方“梅汛期”後依然持續降水,北方“基本沒有汛”,對北京而言,初夏和夏末降水多些,“主汛期沒怎麼汛”。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