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湖南湘潭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傅朝暉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09 15:3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讓“折翼天使”重新飛翔
——記湖南湘潭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傅朝暉

    新華社長沙9月9日電(記者 謝櫻)作為特殊學校的老師,傅朝暉每天朝夕相對的是患有唐氏綜合徵、智力發育遲緩、身體有殘缺的特殊孩子。在她看來,這些不被外人所接受的孩子都是“折翼天使”,有著美好純凈的內心。“特教老師的職責在於,用愛和耐心去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湖南省湘潭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傅朝暉,26年來以愛心、耐心和專業的力量挽救了許多“折翼天使”。此外,她還孜孜不倦進行專業領域的科研,還帶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專業教師。

    給“折翼天使”裝上飛翔的翅膀

    “那時候我剛剛當班主任,班裏有個6歲的孩子,耳朵聽不見,晚上還常尿床。我白天帶著她,夜裏抱著她,陪著她睡。”回想起自己年輕時候帶過的一個學生,傅朝暉洋溢著自豪之情:“她現在也是一名特教老師呢。”

    “孩子們情緒不穩定時,很多時候他們沒辦法表達,甚至用暴力來‘説話’。”每當孩子們不顧一切地胡亂踢打、摔東西時,傅朝暉總是第一時間衝上去安撫他們,及時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作為特教老師,被抓傷和踢傷是經常的事,傅朝暉的身上也留下一些傷疤。“這是孩子們成長的印記,也是我的勳章。”傅朝暉説。

    從18歲由湘鄉師範畢業進入湘潭市特殊教育學校,如今傅朝暉已在特殊教育這條冷僻的道路上走過26個年頭。“在她眼裏,這些學生就是自己的孩子,學生的作息規律甚至喜好她都一清二楚。”學校辦公室一位老師告訴記者。

    連續5年,他們學校綜合考試合格率達到100%,86名學前康複學生回到普通學校讀書,康復率達到75%,已畢業的聽障學生100%實現了升入高校或順利就業……“特殊教育最光輝的意義,就是要讓‘折翼天使’重新飛翔。”傅朝暉説。

    “要用專業來提升理解與愛”

    雖然是師範出身,但傅朝暉在來到這所學校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特殊教育專業。憑著對自己職業的熱愛,也憑著對孩子的高度責任感,她不斷學習有關特殊教育的知識,琢磨做特殊教育的方法。

    傅朝暉説,這兒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別之處,當好特教老師需要掌握很多專業知識,涉及教育學、心理學、醫學等很多領域。

    近5年來,她帶領同事完成國家級、省級課題10多項,獲獎和發表論文121篇。2013年,傅朝暉又推出“送教上門”活動,為湘潭市岳塘區8名不能來校就讀的殘疾孩子送教上門。

    “送教上門會是特教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階段。”傅朝暉説,“我希望以後能將特教的資源分散到普通學校去。” (小標題)“辦好特殊教育需要更多的好老師”

    辦好特殊教育最大的難題就是學校缺專業對口的老師。2009年是傅朝暉當上校長的第一個年頭。她發現,學校教師平均年齡達到了47歲,而啟智部竟沒有一位專業教師。“特殊學校的老師,説起來很偉大,但卻是一個高付出、低成就的行業。”傅朝暉説,“辦好特殊教育需要更多的好老師。”

    為此,傅朝暉一方面對本校教職工進行培訓,另一方面則走南闖北,招聘有志於從事特教又符合要求的老師。傅朝暉還聘請大量專家教授來做講座指導,並積極聯絡各高校,搭建高校與特殊教育學校合作發展的橋梁。同時,她還開展了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引進項目,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

    自2009年以來,在傅朝暉的帶領下,全校58名教職員工中,有6人獲碩士學位,9人參加國際級培訓和對外交流,373人次參加國家級、省級培訓,4名教師被評為省、市級骨幹教師,112人次獲“全國特教園丁獎”“湖南師德標兵”等市級以上榮譽稱號。這一連串數字的背後,是傅朝暉與同她一起奮鬥的特教老師無數心血和不懈努力的匯聚。

    為了讓整個特殊教育行業都能夠取得更多成就,幫到更多的孩子,在她的倡導下,整個湘潭市和周邊地區建立區域聯動機制,為150名教師開展了培訓,湘潭特校成立了湖南省首個特殊教育教師學習沙龍,設立了湖南省首個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帶動了整個區域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責任編輯: 郭慕清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