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劇透M2 定向調控無懸念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11 09:41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經濟局部口渴的形勢下,市場期待的貨幣“及時雨”已經無望,政府下定決心要搞的是以改革治本的“水利系統工程”。

    “我們還會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在穩定總量的同時要進行結構性調控,也就是實行定向調控。”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9日在天津會見參加世界經濟論壇的中外企業家時表示。

    李克強總理在闡述中國貨幣政策時表示,中國貨幣池子裏貨幣已經很多,我們不可能再依靠增發貨幣來刺激經濟增長。

    此言被分析人士解讀為,中國政府已經排除了下半年全線降準的可能性,中國貨幣政策仍然會堅持定向調控,也就是定向降準的政策。

    清華大學教授、前央行貨幣政策 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小微企業、三農、西部地區將是定向的重點領域。

    另外,李克強總理在世界經濟論壇上接見中外企業家時還對8月份的M2增速做了劇透:“8月份M2增速為12.8%,在控制範圍之內。”

    M2數據提前劇透 全面“放水”預期落空

    “8月份M2增速只有12.8%,遠低於我們的預期,這個數據是否還會進行調整?”一位國內一線券商的研究機構宏觀分析師在李克強總理演講後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機構原本預計8月份的M2增速應該在13.5%左右。

    民生證券研究院隨後發佈的一份報告分析了8月份M2增速顯著放緩的原因:“8月央行貨幣供給端未見明顯收緊,貨幣供給下降並非外生性因素。房地産投資趨勢性向下,新經濟規模尚未大規模形成,政策回歸新常態後,基建投資和財政支出放緩導致實體有效信貸需求下降。經濟下行導致符合風控要求的企業數量減少,房地産開發貸審慎和同業創新活動放緩導致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下降。二者共同導致貨幣創造內生性減弱。”

    另外,李克強總理還在上述場合表示:“我們還會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在穩定總量的同時要進行結構性調控,也就是實行定向調控。把已有的存量貨幣和增量貨幣向農業、小微企業、新興産業、高技術産業傾斜。因此,我們實施了這些領域的定向降準措施,扶持這些企業或産業的發展。因為不是擴總量,而是調結構,所以是可以持續的。”

    分析人士稱,李克強總理的上述表態基本上否定了市場上原本仍十分期待的“全面寬鬆”,受此影響,9月10日整個資本市場表現疲弱。

    “一方面,市場仍然期待的貨幣及時雨被李克強總理否定;另一方面,8月份M2數據增速如此疲弱顯示信貸需求有限,經濟仍然疲軟;兩方面疊加對市場造成了利空。”一位市場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穩貨幣調結構 堅持定向調控

    與市場的利空反應相反,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現場,與會人士則對李克強總理的表態表示支持,認為“中國走在一條正確的結構調整的路上,短期內經濟增速會下行,但長期有助於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加拿大礦業巨頭泰德能源CEO連思對本報記者表示。

    在過去幾年內快速積累起來的杠桿率已經令內外經濟學家感到擔心。

    美國智庫新經濟思維研究院資深院士特納德勳爵(Adair Turner)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鋻於中國經濟的整體負債情況,短期內繼續加杠桿面臨金融風險,中國政府在做正確的事。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也在論壇上表示:“我們用100多個國家的數據所做的實證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較高的杠桿率意味著較大的金融風險。尤其是在地方融資平臺和房地産等部門,杠桿率過高的問題比較明顯,值得特別關注。這表明,我們大幅擴張貨幣信貸、增加金融杠桿的空間比2008年之前更小了。”

    近年來,市場上一個熱烈的討論是,“貨幣空轉”或者“錢去哪兒了”。

    自2009年以來,中國進入了快速的貨幣擴張時代,中國M2在幾年之內快速增加到119萬億,年均增速甚至一度達到14%,有境外分析師甚至認為中國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患上了“貨幣依賴症”,也有分析人士將此稱為“結構性流動性緊張”或者“結構性資金短缺”。

    這種結構性資金短缺具體表現在一方面M2增量迅速,另一方面,部分企業和産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李克強總理稱之為“企業、産業口渴”,但這種口渴,本屆政府希望通過定向調控以及結構性改革來解決而非之前的放水漫灌來解決。

    “也就是説,在運用貨幣政策的同時,要進行金融改革,比如放寬金融市場準入,發展中小銀行、民營銀行。同時,我們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努力控制和降低企業的杠桿率。這些結構性改革的措施持續産生效果以後,對於我們控制總量、防範風險都會有著重要作用,甚至是關鍵性作用。”李克強解釋稱。

    李克強認為,結構性改革是為了把水給更多口渴的人喝。

    定向重點:小微、三農、西部、科創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表示,李克強總理的表態表明今後經濟增長的根本出路是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將存量和增量貨幣引導至三農、小微和新興産業,而這個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改變當前的政府背書和財政軟約束問題。

    “國有企業由於其政府背書和預算軟約束特徵往往被視為無風險資産被青睞,而非國有部門因機構風險偏好下降隱含了更高風險的溢價。具有政府背書和預算軟約束的部門是高收益和低風險資産,仍會是資本配置的首選,滿足上述融資需求後,資本才會外溢至中小企業提供的高收益、高風險資産。”民生證券研究院的報告稱。

    自二季度下旬以來,中國央行累計向小微、三農等相關領域通過定向降準累計注資大概2000億元;另外央行還向國家開發銀行提供了1萬億的PSL貸款用於支持棚戶區改造,據稱,目前國開行已經支取了2100億元。(孫紅娟)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