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報告制度的關鍵在於資源共享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11 09:53 來源: 光明網
【字體: 打印本頁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科技部關於加快建立國家科技報告制度指導意見的通知。該通知指出,科技部《關於加快建立國家科技報告制度的指導意見》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並請認真貫徹執行。對於不在高校或相關科研機構工作的人來説,對科研報告可能會覺得比較陌生。科研報告指的是描述科研活動的過程、進展和結果,並按照規定格式編寫的科技文獻,包括科研活動的過程管理報告和描述科研細節的專題研究報告。從定義上可以看得出來,科研報告是對科研活動的一種總結,把科研活動的目的、過程、結果、成績等等都囊括在內。通過一項科研項目的報告,其他人可以對這項科研活動有一個全面而細緻的了解與認知,所以科研報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長期以來,我們國家並沒有建立統一的科技報告制度,結果就是導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甚至是各高校和科研機構在科研報告方面各自為政。這種現象導致的問題和弊端是很明顯的,一方面,它可能造成國家和地方在科技項目方面的重復部署,造成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它不利於廣大科研人員共享科研成果,進而妨礙了國家科技投入的産業化、效益化。與此同時,各省市單位各自管理保存自己的科研報告,也不利於社會公眾了解科技進展和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

    而建立國家科技制度的目的,正是為了解決以上這些弊端而來,也就是以服務科技創新為根本目標,以促進科技報告規範産生、持續積累、集中收藏和開放共享為主要任務,充分利用現有機構和渠道,逐步建立健全國家科技報告組織管理機制和開放共享體系,形成統一的國家科技報告制度,為提升我國科技實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支撐。

    而在我看來,建立國家科技報告制度的重大意義主要有兩個:一是科研成果的共享;二是科研成果的轉化。先説第一點。一個團隊或機構在進行某項科研項目的時候,雖然會借鑒他人之前的科研成果,但是整個科研過程都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獨立的空間內進行的,也就是説,其他科研機構和人員並不知道這項科研項目進行到了什麼程度,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如果其他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也進行相同或類似的科研項目研究,那麼就有可能做了很多重復性的工作,造成科研資源和經費的巨大浪費。現在有了統一的國家科技報告制度,有了全國統一的科技報告呈交、收藏、管理、共享體系,科研人員和機構就可以通過這一系統進行查詢和資源共享,然後在前人的基礎之上進行下一步的研究,避免了重復的勞動,節省的成本和資源,而且也更容易做出科研成果。

    再説科研成果的轉化。絕大多數科研項目的終極目的就是科研成果的轉化,以此來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科研成果的産業化、效益化。但是在沒有建立統一的國家科技報告制度之前,由於一個科研機構推廣能力有限,所以導致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重見天日,實現科研成果的轉化。而現在有了科技報告制度,就可以在梳理國家重大科技進展和成果的基礎之上,及時向社會公佈,進而推動科技成果形成知識産權和技術標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與此同時,社會資本也可以尋找自己感興趣,覺得有市場前景的科研成果,投入資金,與科研機構進行合作,完成科研成果的轉化。

    所以説,國家科技報告制度,既規範和完善了科技報告的管理,同時又有利於科研成果的共享和轉化,意義重大,應該被給予高度的重視和認真的貫徹執行才是。(苑廣闊)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