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博覽會
——共建贏得未來的新紐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16 20:0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南寧9月16日電(記者 孫志平、程群)第1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9月16日在廣西南寧開幕。這屆以“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博覽會,將同期舉辦13場高層論壇,並圍繞“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互聯互通、産業合作、海上合作、金融合作等重點領域,舉辦系列投資促進活動。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與東盟國家悠久合作的歷史符號。千百年來,海上絲綢之路已經成為一條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建立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人民經貿、文化、情感交流的紐帶。

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從1991年雙方建立對話關係、特別是2003年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以來,中國—東盟成為睦鄰友好合作的典範。20多年來,中國和東盟合作不斷拓展,取得豐碩成果,不僅有力促進雙方經濟社會發展,也已成為本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的基石。

目前中國已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從2004年到2013年,雙邊貿易額從1059億美元增加到4436億美元,雙向投資額累計超過1200億美元。

今年是中國和東盟戰略夥伴關係第二個十年的開局之年,中國和東盟關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正當其時,順應時勢。

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著廣泛的政治基礎,符合中國和東盟的共同利益。中國與東盟各國應秉承包容開放的精神,增強團結合作意識,積極落實雙方達成的共識,促進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抓住機遇,共建共贏。

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要深化政治互信,就雙方關心的問題加強溝通、增進理解、促進合作;要提高貿易的質量和水平,大力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要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金融服務跨境合作;要讓海上合作成為中國—東盟關係發展的新亮點。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海上通道建設,其具有超越時空、跨越文化的恒久魅力。在不斷推進經貿交流的同時,雙方應增強文化交流力度,增強民眾的文化共鳴和情感聯絡。人文交流越緊密,人們之間相互了解越多,越有利於雙方友好關係全面持久穩定發展。

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順應歷史潮流,符合中國和東盟國家自身發展實際。建設有活力、可持續發展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關鍵在於包容和共贏,讓各國民眾切實感受到發展的成果。無論世界格局和地區形勢如何變化,中國—東盟只有抱團合作,才能實現共贏,才能給各國民眾帶來實惠。

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前景廣闊。人們相信,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成為一條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將成為一條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將成為中國—東盟共贏未來的新紐帶。

責任編輯: 楊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