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逐步減少大規模人口“候鳥式”遷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17 08:56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每逢春節長假,擁擠的大軍像“候鳥”一樣在城鄉之間移動,成為中國一大壯觀景象。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表示,要促進約1億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鎮化,逐步減少大規模人口“候鳥式”遷徙。

    不讓外來工“懸在半空”

    城鎮化是中國經濟未來的最大動力所在,未來我國經濟要保持中高速增長必須運用好城鎮化這個引擎。

    9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工作座談會並作重要講話。李克強説,新型城鎮化貴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寫好“人”字,要以著力解決好“三個1億人”問題為切入點。

    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依託。今後一個時期,著重解決好現有“三個1億人”問題,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

    將解決三個1億人問題作為今後一個時期城鎮化的重點,這也體現了我國城鎮化不光注重量的擴大,更注重質的提升。目前我國統計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53.73%,但這其中,只有36%左右屬於戶籍人口,也就是説城鎮常住人口中有2億多人沒有非農人口戶籍,與戶籍非農人口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均等化方面存在差距。這樣的城鎮化也被一些學者稱為“偽城鎮化”、“半拉子的城鎮化”。

    因此,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尤其是讓進入城市的外來務工人員能夠在當地紮根十分關鍵。李克強在16日的會議上指出,要公佈實施差別化落戶政策;探索實行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挂鉤;允許地方通過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拓寬融資渠道,提高城市基礎設施承載能力;把進城農民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不能讓他們“懸在半空”。

    以外來人口聚集的珠三角為例。目前深圳常住人口已經達到1000多萬,但戶籍人口只有300多萬。而廣州常住人口有1600萬,但戶籍人口只有800萬。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教授此前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珠三角外來人口眾多,一直以來戶籍問題困擾不斷。地方政府在此壓力下,也有必要通過戶籍放開,讓外來工融入到本地,有利於緩解用工缺口。從化解社會矛盾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個題中應有之義。

    一方面是讓外來務工人員在當地紮根,另一方面則是解決城市發展的質量問題。李克強指出,要科學規劃,創新保障房投融資機制和土地使用政策,更多吸引社會資金,加強公共配套設施建設,促進約1億人居住的各類棚戶區和城中村加快改造,讓困難群眾早日“出棚進樓”、安居樂業。

    中西部是主戰場

    從地理空間來説,中西部將成為未來城鎮化的主戰場。

    目前,中西部由於經濟較為落後,城鎮化水平也比較低。根據《第一財經日報》統計,目前中西部地區除了少數幾個省份之外,大部分省份的城鎮化率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這其中,西藏、貴州和雲南均低於40%,四川、廣西、甘肅、河南也低於45%。

    而要推動中西部的城鎮化,必須要有相應的産業進入。只有産業和城鎮緊密結合,才是有效的城鎮化。

    李克強指出,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在“十三五”時期重點向中西部傾斜;積極承接産業轉移,在有條件的地方設立國家級産業轉移示範區,鼓勵東部産業園區在中西部開展共建、託管等連鎖經營,以“業”興“城”,做大做強中西部中小城市和縣城,提升人口承載能力,促進約1億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鎮化,逐步減少大規模人口“候鳥式”遷徙。

    貴州省政府參事、貴州省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教授多次對本報分析,促進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一方面可以緩解東部發達地區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壓力。另一方面,由於中西部的發展,很多農民已經出現“逆選擇”,從沿海返回家鄉附近就業,願意就近城鎮化。

    他認為,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無論是量的拓展還是質的提升,都還有很大的投資空間。

    加快産業的轉移不僅有利於中西部的城鎮化,對東部的轉型升級也有積極作用。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傳清教授説,目前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勞動力成本很高,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所以勞動密集型和加工組裝産能向中西部轉移,尋找新的空間,東部才能釋放出一些空間,發展新興産業。(林小昭)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