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新"和寫好"人" 新型城鎮化是觀念
和制度的轉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17 13:01 來源: 中國經濟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核心觀點:站在國家現代化和歷史的視角,新型城鎮化的本質絕非僅是經濟結構的變遷,更是觀念和制度的轉變,是通過改革和廢除把人分為三六九等的不合理制度,在社會的生態中嵌入平等元素,建立真正的契約和公民社會,實現中國社會從農業文明到城市文明的偉大躍遷。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易曉東/東方IC)

    9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工作座談會並作重要講話。李克強指出,新型城鎮化貴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寫好“人”字,要以著力解決好“三個1億人”問題為切入點。(9月16日中國政府網)

    如果我們要列出一些考察一個社會是否進入現代社會的指標,其中有個指標是不可遺漏的,那就是“城鎮化”。這是一個從傳統鄉村社會向以工商業、服務業為經濟主體的現代城市社會的歷史過程。

    很多人願意從經濟層面上解讀城鎮化的作用。比如,城鎮化對相關行業帶來的歷史機遇,城鎮化對內需的極大提升等。但這種純經濟的思維很可能誤導城鎮化的政策選擇,使得其走上一條只追求“看得見”或發展速度的道路,甚至成為不顧産業現實、缺失身份平等觀念的盲目“造城”運動。

    過去幾年,一些地方急於人為提高城鎮化比率,人為推動城鎮化。在發展速度上,出現逼農民上樓、進城,通過粗放的方式大造新城等“大躍進”行為;在價值取向上,把城鎮化簡單視為賣地建房的房地産化,而不是真正讓農民融入城市;在具體路徑上,無節制擴大建設用地,一廂情願的形成所謂的烏托邦式的大、中、小合理髮展的城市化格局;在歷史文化傳承上,熱衷“大拆大建”,讓歷史和文化湮沒在城鎮化狂飆猛進的煙塵中。

    拉美當年失敗的城鎮化道路,殷鑒不遠。“農村人口在短時間內以爆炸性速度流入城市,造成混亂;大城市出現了大批非正規住宅和貧民居住區(貧民窟);城市中逐漸形成一個‘邊緣群體’或‘邊緣階層’。超前和過度城市化造成自然、社會和生活環境惡化。”由於拉美的城鎮化是在相對短時期內實現的,缺少統籌規劃,致使城鎮化進程充滿“無序”和“混亂”。

    “新型城鎮化貴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寫好‘人’字,要以著力解決好‘三個1億人’問題為切入點。”這種“以人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才符合“順勢而為、水到渠成”的發展規律。

    當然,除了執行“要公佈實施差別化落戶政策;探索實行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挂鉤;把進城農民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這些具體要求外,新型城鎮化要解決的,不僅是農民進入城市成為市民,而且是打破以戶籍為藩籬的嚴格界限,廢除身份等級,使中國社會從一個傳統社會進入現代社會,這是新型城鎮化的關鍵和核心所在。

    站在國家現代化和歷史的視角,新型城鎮化的本質絕非僅是經濟結構的變遷,更是觀念和制度的轉變,是通過改革和廢除把人分為三六九等的不合理制度,在社會的生態中嵌入平等元素,建立真正的契約和公民社會,實現中國社會從農業文明到城市文明的偉大躍遷。

    中國正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有人看好,有人唱衰,潛力巨大,挑戰也巨大。從“劉易斯拐點”到“中等收入陷阱”,許多問題等待解決。在這樣的情況下,尤其需要尋找自身蘊藏的發展潛力。寄望新型城鎮化釋放巨大紅利或許會成為一個突破口。(年巍)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