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是一條內涵豐富的發展道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17 13:13 來源: 光明網
【字體: 打印本頁

    9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工作座談會並作重要講話。(9月16日 中國政府網)

    改革創新,試點先行。在會上,對於安徽省及雲南紅河州、福建晉江市、山東桓臺縣馬橋鎮負責人彙報了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思路、做法和建議,李克強總理給予肯定。他還給出了“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必須用好新型城鎮化這個強大引擎。”的中肯之語。

    中國的城鎮化,有兩個方面特別引人關注。一方面是新型城鎮化中的“新”字。首先是新鮮面孔,國家在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中,確定省、市、縣、鎮不同層級、東中西不同區域共62個地方開展試點。這些帶著改革任務之統領的“新兵突擊”,將根據中央統籌規劃、地方綜合推進、重點突破的要求,有效推進著新型城鎮化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改革試點的“先遣隊”作用。

    “先遣隊”肩負著新任務,面臨著新困難,更要打開新局面。而具體到他們身上的改革任務,也無一不是帶有新特色: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多元化可持續的投融資機制、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促進綠色低碳發展……這些,都是從經濟學、社會學和環境生態方面亟需攻關解決的項目難題,也是為中國實現全面的城鎮化積累豐富寶貴的探索經驗。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新型城鎮化的先頭部隊在路上,而精彩的後續,也將隨之而行。

    中國城鎮化另一個引人關注的要素是“人”。李克強總理在會上説“新型城鎮化貴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寫好‘人’字”。這個“人”字,就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我們追求的城鎮化,是一個內涵豐富、人文沉澱的發展道路,並非是人為地造城,把農民趕上樓就了事。

    經過粗略的估算,一個農民落戶城鎮,需要10萬元左右的配套投入。這樣的成本投入,不僅考驗多方的斡旋能力,還是驗證政策和規劃能否兩隻腳走好路的“試金石”和融資多元化的破題。

    城市基礎設施承載能力、社會保障體系、公共配套設施建設……這些貼合人性關懷的民生工程,直接衡量著中國城鎮化道路中“人”的滿意度。對此,李克強總理一語中的地用“著力解決好‘三個1億人’問題為切入點”來説明情況。

    其中,關鍵點是城中村和城鎮棚戶區改造,這也是新型城鎮化所必須要補齊的短板。一邊高樓林立,一邊棚戶連片,這不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此外,推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協調發展,讓落戶農民能與之有同等對話的平臺,讓億萬人民能夠就近進城,從而打破中國特有的“候鳥式”遷徙,讓親情不再被距離所隔遠。

    李克強總理還強調“用好改革創新的‘開山斧’,著力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在新型城鎮化道路上,尊重基層首創精神,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就足讓“開山斧”如有神助,並能劈開一條適合中國發展模式的新道路。而這,正是城鎮化對應到現代化全局大戰略和最大結構調整的著力點。(呂涯)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