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歷史照亮未來 新華社瀋陽9月17日電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裏有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勾起了多少沉重的過往;人們可知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正是寫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是為白山黑水燃起的抗日烽火而歌唱。 今年是中日甲午戰爭120週年,也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3週年。再思"九一八",是對歷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對現實與未來的冷靜思考,是為了讓歷史照亮未來前行的路。 再回首:開門揖盜釀成奇恥大辱 "高粱葉子青又青,九一八來了日本兵,先佔火藥庫,後佔北大營,殺人放火真是兇,中國軍隊有好幾十萬,恭恭敬敬讓出了瀋陽城……" 當年在華北流傳的一首民間小調,唱出了"九一八事變"的真相。 1931年9月18日22時許,日本關東軍炸毀柳條湖附近的一段南滿鐵路,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隨即炮轟東北軍北大營,攻擊瀋陽城。 "在敵寡我眾情況下,北大營和瀋陽城幾乎不戰而退。"遼寧大學歷史系教授邢安臣説,這主要是因為國民政府制定了"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而張學良及東北軍又執行了這一政策。 不足800人的日軍,幾個小時就攻陷近7000人駐守的東北軍北大營,不足24小時,瀋陽全城陷落。 作家尹東陵在其著述《抗日戰爭史話》中回憶事變爆發後的情景:九一八是個晴天,那年我12歲。在睡夢中,我被嘈雜的聲音驚醒,偶爾夾雜著槍聲……人們意識到這是日本人動手了。 "不抵抗等同於開門揖盜、任人宰割,這是莫大的恥辱。"中國近現代史料學會副會長王建學説,無論是國民政府還是東北軍,在事變爆發前都存在麻痹大意的心理,沒有做好應對突發狀況的心理和軍事準備,戰事未開,勝負已定。 再思考:以史為鑒汲取教訓與智慧 "九一八事變"使中華民族進入了最黑暗的一段歷史。歷史不可假設,也沒有如果。時隔80多年,再思"九一八",與其扼腕,不如深思。 ——落後就會挨打、落後就怕挨打。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呂超説,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在陷入列強瓜分的境地後已無力掙扎。事變爆發前,日軍多年陳兵城下,當時的中國已養成了怕挨打總挨打、割地賠款換太平的習慣。 ——和平不是靠委曲求全換來的。遼寧大學歷史系教授胡玉海説,"九一八"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面對侵略,躲不了也避不開。日本敢於發動"九一八事變",正是摸清了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事變後,國民政府夢想國際社會干涉,沒想到華北、平津、上海相繼告急,"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宣告破産,無路可退。 ——只有民族團結才能剋敵制勝。"兄弟鬩于墻外禦其侮"。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劉長江説,痛失東北的張學良,深刻認識到內亂不止才會招來外侵之寇,遂毅然發動西安事變,促成國共兩黨開始第二次合作,中華民族才再次空前團結起來共禦外侮。 再出發:拒絕遺忘承擔起復興偉業 "九一八事變"爆發83年,抗戰勝利69年,許多黑白分明、早有定論的事情,如今在日本仍然色彩模糊。有的政客參拜雙手沾滿鮮血的戰犯亡靈,有的在發表美化侵略戰爭和殖民統治的言論。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中國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為寬廣的胸懷,但我們的眼睛裏也決容不下沙子。"王建學説,對於日本政府今天的所作所為,紀念"九一八"更具現實意義。"九一八"就像是清涼劑,讓我們清醒地看清現實,向未來出發。 但記者採訪時,有的人對於"九一八"知之甚少,有的中學生甚至認為"九一八事變"是清政府時期發生的事情;事變爆發當天的南滿鐵路爆破點、北大營轟炸點等歷史遺跡均無標記,甚至不復存在。 王建學説,當有的國家拼命否定和掩蓋歷史時,我們更要加倍重視歷史教育,不能讓歷史湮滅于塵埃中。 今年"九一八",瀋陽將再次舉行撞鐘鳴警儀式。在每年刺耳的警報聲中,中國人完成了一次次歷史和現實的對話:不戰而退的屈辱永志不忘,振興中華的偉業不會停步;舊中國怕挨打總挨打、割地賠款換太平的日子一去不返,中華民族復興的曙光已經照亮。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