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9月25日電(記者 何偉)記者從青海省農牧廳獲悉,通過多年努力,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涉農工程項目已全面完成,對恢復草原生態系統等方面産生了重要成效。三江源地區草原植被覆蓋度提高11.6%,水源涵養量增加28.4億立方米。 三江源地區因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發源於此而得名,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總面積39.5萬平方公里,是我國乃至亞洲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區,素有"中華水塔"之稱。過去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原因,草場退化,鼠害猖獗,三江源生態環境持續惡化。 2005年國務院批准實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總體規劃》,投資75億元啟動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 據介紹,截至2013年底,三江源一期工程相關涉農工程項目如圍欄、補播、人工飼草料基地建設、治理黑土灘等已全面完成。 位於三江源核心區的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等地通過人工種草,為大片黑土灘鋪上了嶄新的"綠毯",2.7萬名牧民轉為草原管護員。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推行禁牧減畜,星星海畔的草更綠、更深。特別是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政策,共落實補獎資金38.5億元,帶動牧民人均增收2588元。 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三江源辦公室主任李曉南説,通過涉農工程項目實施,三江源地區植被覆蓋度增加,草原植被覆蓋度平均提高11.6個百分點,牧草平均産量提高26%左右。黑土灘治理區植被覆蓋度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同時三江源地區水資源量增加84億立方米,濕地面積增加104平方公里,草原生態系統水源涵養量增加28.4億立方米。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