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記者 錢春弦)“冬天寒冷,給您配上圍巾就必須剝掉您的手套嗎?”針對“以帶薪休假取代七天長假”的提問,一位雙胞胎的媽媽馮女士反問道,享受一項合法權利,難道必須讓渡另一項合法權利?“公共假日、帶薪休假兩個都可以有。” “旅遊有兩個條件:經濟條件、時間條件。有錢還要有閒。強調將帶薪休假作為勞動監察、職工權益保障重要內容,將有助於解決‘有錢難買一時閒’局面。”攜程旅遊事業部營銷總監戴宇説,但這歐美國家的經驗,未必能夠拷貝到中國、韓國或日本等東方世界。 “重家庭、重集體,習慣舉家出遊是東亞傳統。國務院提出高等學校可以調整寒、暑假時間,中小學可以放春假,就是考慮到帶薪休年假落實離不開國情。普通工人、民工、市民離不開公共假日,這是國情。”他説。 德國國家旅遊局中國區首席代表李朝暉説,歐美重規則、重個體,休假沒什麼好商量。中國人重人情、重集體。有時候,自己沒問題,但孩子放不下;有時候全家沒問題,但單位有工作放不下。所以不僅一定給帶薪休年假以靈活的操作空間,還必須確保公共假日。只有公共假日,孩子和工作才同時解放。 “公共假日、帶薪休假都解決了需求方的問題,但沒有供給仍然無能為力。”在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看來,“有錢”和“有閒”之外,還要“有供給”而且是“有效供給”。每逢黃金周假日,景區人滿為患、道路擁堵不堪、經濟型酒店一床難求等現象,是供需失衡。如果不解決供給,只是在假期調整上做文章,不是滿足了需求,而是限制了需求。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