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的“皇家瓷器廠”,“德國製造”讓瓷器這一“中國創新”煥發了全新的魅力。這裡生産的純白色瓷器,因為設計精美、工藝精湛而有“白色黃金”的美譽。德國總理默克爾甚至專門用這裡的手工瓷器餐具款待遠道而來的中國貴賓。 不過,作為被招待的客人,來自瓷器故鄉的中國總理李克強,探索的卻是一種“反向”的可能:開拓“中國製造”與“德國創新”的合作新篇章。兩國總理共同簽署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以“共塑創新”為主題,包含110項具體內容,涵蓋了中德兩國在工業,科技,農業,教育,環保,城鎮化,醫療和社會福利等多領域的深化合作。在隨後的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上,李克強還專門把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共同創作的一個“魯班鎖”送給默克爾,寓意“德國技術”與“中國製造”的合作成果。 “魯班鎖是中國的著名工匠魯班發明的,但這個産品是在中德技術學院創作的,也可以説是中德合作的産品。”李克強説。他隨即表示,中德兩國要通過“互學互鑒”,用智慧拆解難題,開啟未來。 在此之前,李克強曾經多次強調,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換檔升級”的中高速增長時期,要推動中國經濟向全球産業價值鏈中高端升級,讓“中國製造”從“合格製造”變成“優質製造”。而在這一方面,作為“精密”、“優質”代名詞的“德國製造”,走在世界前列的“德國創新”,都可以為中國製造提質、中國經濟升級提供新的助力。 如同總理所説:中德兩國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而是合作創新的共贏夥伴。 更重要的是,李克強總理此番推進的“合作創新”並不僅僅停留在器物層面,也包含思維理念的創新。有了“互學互鑒”的虛心的姿態,深入、廣泛的創新合作才有了長期開展的基礎;有了包容開放的胸襟,中德經濟技術才有了深度融合的可能。 在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上,李克強向參會的600多名中德政府高級官員和兩國經濟界人士承諾,中國的對外開放是更加積極主動、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開放,是營商環境更加規範、公平、透明的開放,是互利互惠、雙贏多贏的開放。 他説:“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關係國家發展和民族命運,我們對此堅定不移。……中國的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而是會越開越大。” 在今年9月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的致辭中,李克強總理曾經更加明確地強調,中國會在繼續吸引外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的同時,學習國外先進技術、成熟的管理經驗和優秀文化成果,兼容並蓄、消化吸收。 他説:“中國永遠做一個開放大國、學習大國、包容大國。要從國情出發,努力建設成創新大國。” 回到開頭那個融匯了“中國創新”與“德國製造”的德國皇家瓷器廠。根據現場媒體報道,在當地時間10日的參觀行程匯總,來自“瓷器故鄉”的中國總理對雪白精緻的德國瓷器不吝讚美。他説,德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瓷器水平有大幅度提高,“有些方面值得作為發源地的中國學習”,中德之間應當互學互鑒。 而在當天早些時候,李克強在會見德國總統高克時説,中國願從自身國情出發,借鑒人類文明有益成果,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實現更大發展。(傅旭)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