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工作綜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13 09:33 來源: 寧夏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利用各種有效形式,及時對重大項目、資金的使用和決策進行公開,一方面使群眾的意見得到表達,通過傾聽民意也使決策更科學,另一方面,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也是對幹部的保護和關心。”作為縣委權力公開運行試點縣,鹽池縣開展該項工作已有3年多,鹽池縣縣委書記趙濤切身感到了權力公開運行帶來的實效,“最重要的是密切了幹部和人民群眾的聯絡”。

    2010年11月,中紀委、中組部下發《關於開展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工作的意見》,寧夏回族自治區及時下發相關實施意見,並確定鹽池縣、彭陽縣和中寧縣作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縣。3年多來,各試點縣厘清了縣委職權,規範決策程序,使縣委決策科學化水平不斷提高,縣委班子的凝聚力得到增強,各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推動了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傾聽民聲,規範程序,重大決策更合民意

    2013年,中寧縣枸杞産業管理辦公室起草制定《加快推進中寧枸杞産業提檔升級的實施意見》。《意見》制定出臺過程中,20多家企業負責人、50多家種植戶、多名村鎮幹部和科研院校等都提出了有益意見。

    “實施意見出臺前,縣委有關部門到企業調研,開徵求會,把我們當成産業鏈的重要一環。我提出按枸杞優質苗木的品種實現差別化補貼,就被吸納到實施意見中了。”枸杞種植大戶、大地公司總經理李永和説。

    自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各試點縣委在研究“四重一大”事項過程中,堅持“調研不深入不決策、論證不充分不決策、群眾不參與不決策、意見不統一不決策”,注重傾聽“兩代表一委員”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在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工程建設和重大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3個試點縣都做到了對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等進行重點公開、廣泛徵求民意、邀請群眾參與,保證了各項工作規範、順利推進。

    今年2月19日下午,彭陽縣西門菜市場發生火災。事故發生後,彭陽縣委、縣政府立即組織事故救援小組展開救援,並先後召開救援協調會、原因分析會、事故性質和責任認定會、善後處置和理賠會,且整個過程都邀請市場管理中心和商戶參與,在理賠標準上進行了充分協商。

    彭陽縣安監局局長馮天生説:“事故善後處置和理賠之所以能順利進行,是因為在重大突發事故決策的每個環節都邀請了至少5位商戶和企業代表參加。對事故原因、責任認定和賠償要求,他們提出了很好的意見,所以處理結果比較接近實際。”

    “真沒想到我也能參加這些會議,每次開會都讓我提看法和意見。對於事故最後的處置和理賠結果,我很滿意。”火災受損商戶蘭梅芳説。

    全程公開,優中選優,選人用人透明公正

    2012年,彭陽縣差額選任科級領導幹部,為了引導廣大幹部積極報名和廣大群眾參與監督,招聘條件面向社會公開。當時擔任彭陽縣紀委監察局副局長一職的王儒,報名參與彭陽縣招商局局長一職的選拔。

    “當時和我一起入圍的有好幾個人,我不擔心這其中會有暗箱行為,因為選拔過程全程公開,在制度、程序設計等各方面讓人根本‘無機可趁’。”王儒説。最終,在縣委常委會任用(提名)幹部表決投票中,王儒以7票勝出。

    選人用人權是縣委的核心權力之一。在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工作推行的各縣實際工作中,各試點縣縣委書記只提出幹部調整動議方向、選任標準和選拔要求,不指定具體人選,不劃定選拔範圍,具體方案由組織部門制定,報縣委常委會議集體研究確定,有效防止了用人上的隨意性,提升了幹部管理監督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水平。

    各試點縣適時通過各類有效形式向社會發佈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公告,充分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尤其是“兩公開四差額”選拔方式的創新,進一步擴大了幹部選任提名環節的民主。

    現任鹽池縣青山鄉黨委書記鄭參,于2012年在公推海選中被提拔為鹽池縣王樂井鄉鄉長。“我認為,在基層一定要有所作為,真正幹出點實事,才能得到組織推薦和百姓認可。這種選拔幹部的方式是非常公平公正的,鼓舞了大家在基層幹事創業的勁頭。”

    “選人用人條件的公開和大評委制的實行就是最大限度地杜絕了縣委在選人用人過程中出現‘一言堂’現象。”原彭陽縣組織部幹部科科長、現任彭陽縣組織部副部長余長會説:“公開選拔優化了幹部隊伍,也有利於幹部成長。”

    2010年至201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縣級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調查中,彭陽縣幹部選拔任用、防止和糾正用人不正之風工作評價分值連續4年列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一檔。

    監督機制,長效建立,權力公開常態運行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加強“三公”經費管理,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各試點縣通過建立預警機制,全面公開“三公”經費預算,及時下達預算控制數,全面掌握各單位的“三公”經費支出情況。

    鹽池縣住建局對每輛車實行檔案管理制,車輛的維修、更換零件都要進行登記。當車輛提出加油申請時,要對車輛進行核實判斷,對申請進行批復,確定加油金額,從而防止車輛在運行上的浪費。鹽池縣財政局及時下達“三公”經費控制數,並定期或不定期組成專項檢查小組對各單位進行抽查。“我們下達的‘三公’經費全年下降控制指數為5%。2013年鹽池縣‘三公’經費支出比2012年下降了21%。下降最明顯的是公車支出費用。2014年第一季度縣公車經費支出比同期下降了34%。”鹽池縣財政局副局長龍鵬春説。

    讓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實現常態化,最根本的是要依靠強有力的監督措施來保障。正在鹽池縣住建局進行“三公”經費抽查的專項檢查小組工作人員賈淑紅説:“根據對鹽池縣住建局第二季度‘三公’經費檢查情況看,沒有發現超標配用公車、向下屬單位攤派車輛等違規用車行為。”2014年財政局下達住建局預算控制數為全年11.4萬元,第一季度實際公務用車運行費為2.06萬元,低於時序進度27%。

    “我們將通過探索創新,抓好試點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公開、檢查考核、成效評估、責任追究等配套制度,形成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長效機制,實現縣委權力公開工作常態化,也為下一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推行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打好基礎,提供借鑒。”自治區紀委副書記、監察廳廳長李金英説。

責任編輯: 司徒宇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