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聖誕前夕,時任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總領事溫振順赴萊法州達能菲爾斯鎮探望“人民友好使者”卡爾-海因茨·嘉斯先生。 當媒體把聚光燈投向中德兩國總理“老友記”般地握手時,中國總理動情地講述了一個德國“老友”的故事。 這個名叫嘉斯的德國人雖是標準的金髮碧眼,卻自稱是“85%的中國人”。他30多年來往返中德兩國250多次,不是公務人員,也並非跨國公司駐中國高管,而是一名肉類加工師。他不僅把生産技術帶到了中國,還為中國地震災區捐款,資助失學兒童。 與中國有如此深的淵源,嘉斯自稱大半個“中國人”並不誇張。他以實際行動為兩國政要握手鋪設了暖色基調,成為中德友好關係的民間注腳。 1986年,土生土長的德國萊茵普法爾茨人嘉斯第一次來到中國。他向中國政府提交改善大眾食品和供應的十點建議,其中多項被採納。這位手工業主還發起成立了一個德中友好協會,積極推動德中兩國經濟技術合作,幫助多家德國企業到中國尋找合作夥伴。 這層善意並非“一頭熱”。就在嘉斯把德國技術帶到中國同時,中國翻譯家黃燎宇開始致力於把德國文化帶到中國。這位北京大學德語系主任20多年來專注研究德國文學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曼。長期的翻譯工作,使他的寫作風格被稱具有“德意志的嚴謹”。 德國人自稱“中國人”,中國人寫文章則帶上了“德國腔”。這兩個故事既是中德民間交流的縮影,也是大國外交留在個體身上的鮮明烙印。國之交實為民之交,當兩國百姓間相互友善時,則兩國間會變得更加親近。 這幾天,中外媒體報道李克強總理訪德時,鏡頭普遍聚焦于兩國間政府首腦的握手、簽約等宏大場面。比如兩國簽訂了價值181億美元的合作大單。報道稱,德國如今是中國在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則是德國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 然而,往往被媒體忽略的是,作為一東一西的兩個經濟大國,中德間除了記錄在聯合聲明或合作協議中的政治和經濟外,還有大量滲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民間故事。 這些民間故事既為兩國既往關係鋪上了暖色基調,也為兩國攜手開創未來架設好了橋梁和紐帶。正因為如此,2005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授予嘉斯“人民友好使者”稱號,他成為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德國人。同一年,黃燎宇也因翻譯素有“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説”之一的《雷曼先生》,榮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 如果説,中德兩國政要的握手代表的是兩國外交的“塔尖”,那麼嘉斯、黃燎宇們在中德間頻繁的經濟、人文往返,則是中德關係的“塔基”。沒有“塔尖”,不足以遠眺;失去“塔基”,“塔尖”則無處依附。 這一點,但凡付出過艱辛努力和行動的人們,都對此堅信不疑。 黃燎宇如此。他堅信文學可以了解天下事、演繹天下事、影響天下事。對於不少中國人來説,許多德國作品不免晦澀難懂,他希望借助自己的翻譯,引領中國讀者感受德國文學的特殊魅力,找到欣賞德國語言的獨門密鑰。 嘉斯也如此。他的家中擺放著石獅子、老式中國櫃子,甚至挂著一幅雍正皇帝的畫像。他在作品《在雷神與巨龍之間》中深情地寫道:“如果我説,我愛這個國家,那絕不是誇大其詞。在過去30多年的時間裏,我一直致力於為這個偉大國家的建設及其出色的人民貢獻我個人的微薄力量。” 顯而易見,李克強與默克爾握手的暖色基調,正是許許多多個嘉斯、黃燎宇們默默鋪設好的。他們日復一日,用一言一行、一筆一劃把中德大國外交變成了百姓可以感知的現實。(沐伊)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