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將開展登革熱科技攻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15 09:45 來源: 南方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10月14日,廣東省科技廳召開“2014年廣東省登革熱聯防聯控科技攻關專家座談會”。筆者從會上獲悉,廣東計劃設立登革熱聯防聯控科技攻關專項,重點從登革熱的流行病學、病原學、監測預警、檢測疫苗和預防治療以及中醫藥防治等方面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關。 

伊蚊卵可耐旱有水就復活

廣東省疾控中心、中山大學、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州市疾控中心、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等單位的專家分析研究了當前我省登革熱疫情防控工作的嚴峻形勢。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江麗芳教授認為,登革熱防控救治面臨的挑戰包括,一是沒有特效藥,二是疫苗研究前景不明朗,三是重症登革熱致病與免疫機制不明。目前應對的唯一途徑只是防蚊滅蚊。江麗芳建議,進行廣東省登革熱病原生態學研究,包括病原學特徵,分子流行病學特徵,攜帶病毒的傳染源、傳播媒介種群、動物宿主的分佈特點及傳播規律,以最終闡明廣東地區登革熱的流行形式;與此同時,進行重症登革熱發病機制研究。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當前防控技術的研究重點要從登革熱病毒的傳播效應、風險因素以及傳播媒介的可持續控制入手,找準登革熱疫情防控的科技需求。同時,對於登革熱患者的快速診斷和治療方案也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形成一整套的診斷、治療標準。

專家表示,目前擔心的是登革熱病毒是否産生變異以及伊蚊是否産生抗藥性。此外,白紋伊蚊卵可耐旱、有水就能復活,專家特別提醒大眾要反復開展清積水行動。

中醫藥對縮短髮熱時間效果明顯

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教授表示,中醫藥防治登革熱優勢顯著。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該院專家就參加了海南登革熱暴發流行的防治工作。2009年,該院即開展了當代名老中醫治療登革熱辨證論治經驗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並初步制定了中醫藥防治登革熱的方案。

“針對2014年暴發的廣東省登革熱流行病學及臨床特徵,廣東省中醫院在原來制定的登革熱防治方案基礎上,專門邀請了全國著名的中醫藥專家來院重新論證,制定了一套新的登革熱防治方案。”張忠德説,截至10月15日,廣東省中醫院已收治登革熱病例1600余例,中醫藥參與治療率達100%,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

他表示,臨床觀察發現,本次登革熱發病迅速,但多數輕症患者單純採用中醫藥治療即可在短時間內得到康復,重症患者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案效果較好。“臨床表明,中醫藥對減輕患者頭痛、肌肉痛、疲倦、納呆等症狀,縮短髮熱時間方面具有明顯效果。針對2014年登革熱重症發病率高的特點,廣東省中醫院正在開展中西醫結合降低登革熱重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證據研究。”

責任編輯: 劉嘯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