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服務人民 書寫時代——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上重要講話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新華社評論員)在人類社會,文藝作為意識形態的重要內容和人們精神世界的獨特載體,對推動文明進步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文藝工作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使命高度,深刻指出文藝工作肩負的時代責任,深情寄語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為繁榮發展文藝事業明確了任務、指明了方向。深入學習領會習總書記講話精神,以更多優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廣大文藝工作者使命光榮,大有可為。 人民的實踐是文藝創作的源泉,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是文藝創作最廣闊也最深厚的時代舞臺。當今中國,正處在大踏步趕上現代化潮流並站在世界發展前列的歷史時期,正處於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要貢獻的偉大時代。這裡面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素材,有最能體現中國人民創造智慧和文化精神的中國元素。忠實記錄、深刻反映、藝術再現這個恢宏時代的巨大變遷,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糧,既是文藝工作的中心任務,也是創作優秀作品的根本條件。文藝工作者深入實際、深入生活,堅持“雙百”“二為”政治方向,把握時代進步脈搏,體悟群眾冷暖訴求,就能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實現文藝工作藝術價值和時代價值的統一。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文藝作品的生命力,歸根結底體現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這是衡量優秀文藝作品的基本標準,也是推動文藝事業發展的價值指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藝創作迎來高潮,既有百花齊放的豐富,也存在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但低俗不是通俗,慾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於精神快樂,更不能讓片面迎合成為解構主流價值觀的通行證。“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總書記的諄諄告誡發人深省,引人深思。只有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著力在思想上提煉、藝術上錘煉、製作上精煉,打造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的精品力作,才能獲得藝術認可、市場歡迎。 文藝是人的學問,人的藝術。繁榮文藝事業、創造優秀作品,關鍵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用他們富有個性特徵、具有精湛水準的藝術創作為人民服務,給時代樹碑。文藝工作不是普通工作,而是鑄造靈魂、培育精神的思想工程。唯有志存高遠的定力,學養深厚的底蘊,執著攀登的毅力,為民立言的正氣,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腳踩堅實大地,放飛理想翅膀,才能把人民的偉大實踐和時代的深刻變遷融于創作之中,拿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優秀作品。文藝創作沒有捷徑,文藝創作要有擔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用鮮活形象、生動手法、感人故事弘揚主旋律,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文藝工作者必將在責任擔當中取得更高藝術造詣,成就藝術人生的至高境界。 魯迅説過,“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擁有5000多年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置身改革開放偉大時代,今天的文藝事業面臨大發展、大繁榮的豐厚基礎和迫切需要。“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廣大文藝工作者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指引,牢記文藝工作的歷史使命,必將創作出更多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優秀作品,在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偉大征程中鑄就藝術永恒。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