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財經10月1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今天是世界糧食日。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家庭農業:供養世界,關愛地球”。聯合國糧農組織一直把“人人有飯吃”當作神聖的使命。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即使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這一看起來最基本的目標非但未實現,反而漸行漸遠。全球人口數量不斷增長、可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因素,都使世界糧食生産形勢十分嚴峻。 世界糧食日前夕,聯合國糧農組織迎來了中國總理李克強。正在歐洲訪問的李克強總理昨天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演講時説,饑餓和貧困依然是一種“無聲的危機”,是深深困擾全人類的“阿喀琉斯之踵”。目前世界上還有8億多貧困人口面臨著食物不足、營養不良的威脅。他坦承,十幾億人民吃飽飯是中國最大的事情,也曾是經濟發展最大的難題。他甚至回憶起年輕時在農村生活多年,親身經歷過“吃不飽飯”的歲月:“吃一頓飽飯可能很快就會忘記,但饑餓留下的印象永生難忘”。 民以食為天。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過推行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糧食産量由3億多噸發展到6億多噸, 成功解決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溫飽問題。而如今,中國農業生産要再上新臺階,就需要以家庭經營為基礎,推進適度規模經營,走農業現代化之路,才能解決“吃飽飯”大問題。 中國用世界近9%的耕地,解決了世界近20%的人口吃飯問題,使幾億人擺脫貧困。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國務院參事湯敏説,中國糧食增産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最大的成就之一,相比之下,世界很多國家至今依然被糧食問題所困,沒有脫貧。 湯敏:根據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目前來説只有中國能達到這個目標,而且很快達到這個目標了,其他大部分國家都沒有達到。原因一是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另外也是政府這麼長時間以來特別重視減貧的工作,這些經驗是可以和全世界分享的。 現在,中國已經建立了一整套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每年都有幾十萬台農業機械像候鳥一樣,在中國大地上往返遷徙。湯敏認為,儘管如此,中國農業仍然要以家庭為基礎,同時需要適度規模化。 湯敏:東亞的農業模式跟歐美不太一樣。因為歐美地廣人少,而且大型機械工業發展得早,而在東亞的整個發展過程中還是以家庭農場為主。當然到了一定發展階段以後,當農民非常少的時候,也需要一部分大農業、或者大商業化農業。到目前為止,東亞大部分的國家,儘管已經進入到發達國家的行業,它的農業還是以家庭農場為主。中國人均GDP在7000美元,還沒有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我們就更得要一定規模的這樣的農業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對減貧對收入分配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定寰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以家庭為基礎和推進農業現代化是什麼關係?總理説,以家庭經營為基礎,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有利於更好地“供養中國”。這句話怎麼理解? 胡定寰: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因為我們國家的耕地有限,要養活13億人口很不容易,關鍵是怎麼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現在情況是,農民越來越多到城裏打工,很多耕地不能有效利用,所以利用家庭農場、利用專業化的農民來種地,對提高糧食産量蔬菜等産量非常有效。 經濟之聲:中國正在推進多種形式的農業經營方式創新。在嚴格保護農民土地權益、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農戶流轉土地經營權,鼓勵農民聯合與合作。那麼在未來經營方式創新方面,我們最關鍵需要做什麼? 胡定寰: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家庭農場的農業勞動力年輕化和知識化的問題。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讀大學、務工等途徑,從農村到城裏。導致現在在農村就業的人,大都是老年人和婦女,文化水平比較低,這樣不利於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所以,我們國家應該想辦法,提倡、鼓勵、培訓、年輕有志志士青年到農村去經營家庭農場。 經濟之聲:我們説民以食為天。今天也是世界糧食日,大家也都非常關注糧食安全的問題,這是一個大問題。那麼作為一個國家,確保糧食安全哪幾個方面最重要? 胡定寰:確保糧食安全第一點,就是農業經營模式的問題,也就是現在總理提出來的發展擴大家庭農場的問題。第二個問題,還是科學技術,就是怎麼在有同樣面積的土地上,生産出更多的糧食和農作物,需要我們地大量去研究。第三是環境保護問題,我們現在糧食産量很多時候是通過增加農藥和化肥來提高的,這對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很有影響。所以我們在提高農業生産力的同時,還要注意到環境,我們要留一個好的環境給我們的子孫後代。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