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糧倉連年豐收之後的隱憂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16 14:3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哈爾濱10月16日電(記者王建)在黑龍江省秋糧迎來豐收喜悅的同時,部分新型經營主體和基層幹部反映,當地現代農業發展還面臨一系列因素制約,存在一系列隱憂,如地下水超採、黑土肥力下降、過度施肥、貸款難等。

    黑龍江水稻主産區一些幹部和農業告訴記者,水稻用水量大,導致當地地下水超採的問題。在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産基地黑龍江農墾建三江地區,水稻種植面積超過1000萬畝,但近些年由於井灌水稻發展迅速,地下水用量急劇增加,一些地方地下水位持續下降。

    土壤質量也不容樂觀。每到春耕時節,各地農資市場化肥都堆得像一座座小山。我國耕地不足世界的10%,但化肥使用量高達全球三分之一。

    對此,黑龍江省農科院總經濟師矯江説,過量施肥看似保住了産量,卻進一步惡化了耕地質量,造成農業面源污染嚴重,食品安全從源頭上也得不到保障。目前,“北大倉”的黑土地,表層黑土已經由開墾初期七八十厘米到一米的厚度,減少到目前的二三十厘米。

    貸款難制約農業生産發展。富錦市農業局副局長張勁表示,由於缺乏有效抵押物,種糧大戶、合作社很難得到大額貸款,嚴重束縛農業規模化發展。為了確保農時生産,部分農民高利借貸,使生産成本高漲,導致部分農民增産不增收。

    烘乾設施不足導致糧食損耗大在糧食産區也普遍存在。在黑龍江多數農民都將玉米堆在自家庭院裏晾曬。同江市農業局副局長張學平説,這種處理、儲存方式容易造成玉米生霉,也容易發生蟲、鼠害,造成大量糧食損耗。

    張學平和樺川縣農業局局長于波等表示,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成為糧食豐收的重要推動力,應重點培育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各類社會化服務主體,幫助解決單個新型經營主體幹不了、幹不好或幹了不合算的事情。 

責任編輯: 黃林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