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工局副局長談我國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30週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16 18:5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守望和平發展核能”
——國防科工局副局長王毅韌談我國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30週年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 余曉潔)10月16日,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0週年紀念日。今年也是我國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30週年。30年來,我國與IAEA進行了哪些合作?我國核工業現狀如何?我國核電如何自主創新、走向世界?

    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16日在“慶祝中國加入IAEA30週年研討會”上就此接受了專訪。

    推進和平 主動履行著大國擔當

    IAEA成立於1957年,是核能領域唯一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承擔著促進核能和平利用、防止核武器擴散兩大職能。1984年,順應改革開放的歷史潮流,我國加入IAEA,開啟了合作之門。

    王毅韌表示,我國加入IAEA的30年,是推進和平的30年。我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也是核武器國家。我國加入IAEA後擔任指定理事國,先後加入並批准了《國際原子能機構規約》《及早通報核事故公約》《核安全公約》等公約、條約,主動履行大國擔當;簽訂了自願保障協定及其附加議定書,豐富了IAEA機構保障監督的內容和技術手段。同時,我國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擴散,主張妥善處理和解決防核擴散問題,在敏感複雜核問題上發揮了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我國與IAEA合作,為北京奧運會的順利舉辦提供了核安保支持,在華共同舉辦了“21世紀核能部長級國際大會”,在華共同建立了“核電站建設國際培訓中心”。雙方相向而行,越走越近。

    促進發展 建成完整的核工業體系

    “加入IAEA這個擁有166個成員國的國際原子能大家庭,為我國發展核能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搭建了重要的合作平臺,促進了核工業管理與國際接軌。”王毅韌説。

    過去30年,我國充分利用IAEA資源,借鑒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經過幾代人努力,我國建立起包括鈾礦地質勘探、鈾礦採冶、鈾轉化、鈾濃縮、元件製造、核電、乏燃料後處理和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等環節的完整的核工業體系。

    目前,我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21臺,總裝機容量1902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27臺,總裝機容量2953萬千瓦,佔全球在建規模四成以上。

    王毅韌介紹,在防核武器擴散方面,我國逐步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核進出口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在核安全方面,我國參照機構安全標準,構建了我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框架和法規體系。目前,我們正在按照國際最高標準開展核電項目建設。

    “走出去” 核電自主創新加速

    “在建立完整的軍民融合的核工業體系的基礎上,我國在鈾濃縮、元件製造、後處理等領域取得了一批科技創新成果。”王毅韌説。

    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正在接受IAEA組織的通用反應堆安全評估,引進吸收再創新的CAP1400型壓水堆核電機組通過了我國核安全監管部門的核安全審評。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生産鈷60獲得成功,打破了國外鈷源壟斷。此外,核技術在醫學、農學等方面的應用方興未艾。

    福島核事故後,世界各國對核能發展的認識重歸理性、更加注重安全、穩步發展。近兩年,約40個國家陸續表明了新建核電站的意向,國際核電市場復蘇態勢明顯。

    目前,我國核電只佔全國發電總量的2%,遠低於約15%的國際平均水平。核電對於構建安全、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體系,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今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開工建設一批沿海核電項目,傳遞出穩步有序推進核電建設的堅定決心。

    “預計到2020年,我國核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基於幾十年形成的自主研發能力、核電建設成本優勢、融資優勢和大規模工程建設經驗,我國核電正以積極、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王毅韌説,中國核能事業的蓬勃發展將為世界核能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責任編輯: 李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