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陳菲、羅沙)廢止勞教制度、出臺防範冤假錯案制度規定……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政法機關積極穩妥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實,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是“重頭戲”。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將引領司法體制改革朝公正高效權威邁進,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頂層設計密集出臺舉措 去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於廢止有關勞動教養法律規定的決定,延續半個多世紀的勞教制度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彰顯了我國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的進步。 近年來,我國推進司法體制改革邁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要看到,司法人財物受制于地方,司法行政化問題突出,審者不判、判者不審,直接影響司法公信力。要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還要靠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並從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和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等多個方面推動司法體制改革。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意見及貫徹實施分工方案》,明確了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目標、原則,制定了各項改革任務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對若干重點難點問題確定了政策導向。 一次次會議,一項項部署,努力把藍圖變成方案、把方案變成現實。嚴格規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建立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執法司法公開全面推進……隨著一系列帶有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的改革舉措陸續推出,司法體制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向縱深推進。 攻堅克難紮實推進改革 司法體制改革的舉措,從紙面一步步走進現實生活,細微之處成果顯現。 河北阜平縣的袁某某在丈夫被人傷害致死後,不相信法院能夠解決問題,不停地奔走于各級各部門,甚至攔截領導的車隊,試圖用極端方式表達自己的訴求。最終在省聯合接訪服務中心的引導和跟蹤督辦下,法院依法對她的案件做出公正判決。袁某某從極端上訪轉為依法訴訟,感受到了法律公平公正的陽光。 涉法涉訴信訪改革推進以來,這樣的案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經過一年多深入推進,政法機關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受理率、立案率有了明顯提高,群眾到黨政信訪部門上訪數量明顯減少。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各級政法機關從一項項具體改革舉措做起,紮實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今年1月1日起,全國3000多家各級法院的裁判文書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接受公眾監督;檢察機關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訴決定書等終結性法律文書公開制度。司法公開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嚴格規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程序,強化監督制度。為了進一步推動這項改革,今年2月,中央政法委出臺了關於嚴格規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切實防止司法腐敗的指導意見。 改革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方式,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9月,最高檢、司法部部署在北京等10省(區、市)開展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方式改革試點工作。 每一項具體改革任務的有序推進,都向著“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更進了一步。 試點探路可複製可推廣 深化司法改革,需要知難而進、攻堅克難的膽識和勇氣。 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完善司法責任制、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都是司法體制改革的基礎性、制度性措施,具有牽一髮動全身的作用。 《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下發後,中央決定這4項改革在6個省市先行試點,為全面推進司法改革積累經驗。 實現司法公正,關鍵是要建立符合司法規律的辦案責任制,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 圍繞辦案責任制,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法院率先推行審判長負責制改革,組建以審判長為中心的審判團隊,使得法官的職、權、責高度統一。改革施行兩年多來,該院結案數同比上升31.21%,一審服判息訴率同比上升9.13%。 今年9月,上海召開首批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任命大會,289名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接受任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産生的首批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這項人員分類管理改革舉措是上海積極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先行試點工作的重要一步。 建設法治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新的歷史時期下,各級政法機關將擔起新的歷史使命,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打下堅實的法律基礎。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