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9日至18日開啟年內第二次歐洲之行,被中外媒體評價為一次名副其實的“秋實之旅”。這次訪問是中國政府今年對歐外交的一次重大行動,具體都收穫了哪些成果?李克強總理在各種會晤、磋商、簽約、演講中詮釋哪些關鍵詞?此次歐洲之行又展現了我國怎樣的外交形象?10月20日,中國政府網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主任隆國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交學系教授王義桅進行了深入解讀。 中歐關係進一步發展 合作空間更加廣闊 當前,中歐都面臨推進改革、推進結構升級、創新發展的任務。同時各有所長,有必要加強合作,相互借鑒,共同發展。李克強總理此次出訪,成果豐碩,亮點很多,雙方合作空間更加廣闊,對於進一步深化雙邊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隆國強認為,我國需要去學習、借鑒歐洲先進的技術,但我國也有自己獨特的技術優勢,而且市場廣闊,技術創新的成果要找到市場才能實現它的産業化,雙方在比較優勢、差異導向的互補性方面使得雙方開展創新合作的空間非常大,尤其在創新領域,雙方都有非常強烈的合作的願望,這就是我們在當前面臨的非常重要的合作機遇。 王義桅也認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和歐洲振興經濟、結構性改革的舉措有很多契合點。如現在中國的投資,中國人民幣的國際化帶來了很多的機遇。中國全面改革開放,尤其向西開放,這也是中歐的大機遇。此外,中歐之間在非洲、拉丁美洲的市場開發上進行合作,也是雙方追求互利共贏的很好渠道。 總理“魅力外交”充分展現良好大國形象 在出訪中,總理和默克爾總理逛超市,向梅德韋傑夫總理贈送足球,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遛彎等,為媒體和公眾津津樂道。隆國強認為中國領導人更加自信了,有自信才會體現個人的風格,這些活動能夠讓對方感覺更加親切,溝通得更加順暢。領導人之間個人的友誼、相互的理解,對發展兩國的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 個人魅力跟國家的魅力是聯絡在一起的。具體到這次出訪,王義桅認為,總理談的很多問題都是解決國計民生的,國家發展的大政方針,還有對老百姓喜聞樂見、細緻入微的關懷。總理在多個場合都展示了中國有能力、有方法、有信心實現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並且繼續為國際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給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創新合作將成為中歐關係的重要內容 總理在訪歐期間在多個場合談合作創新、講開放創新,得到積極響應,充分體現了中歐雙邊在廣義的創新中,制度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等各種創新上有巨大的合作空間。創新合作必將成為中歐合作中又一個重要領域。 創新合作是中歐雙方戰略發展的必然選擇。隆國強認為,對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説,開放創新的意義尤其重要,因為我們要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才能彎道超車。創新不僅是中國改革的方向和鮮明的信息,實際上也是歐洲和世界的主題詞,創新對中歐來講不僅是各自解決國內面臨的發展瓶頸和困難,同時也是解決人類面臨的很多難題。比如在氣候變化、能源方面,人類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必須通過合作的方式來解決。 王義桅表示,中國在創新領域發展潛力非常巨大,歐洲的高新技術,總體上很先進,但是缺少市場,只有和中國合作才能把專利成果變成市場,制定市場規則才能推動世界的發展。(宋君毅)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