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就2014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21 14:33 來源: 統計局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中央電視臺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想請問盛司長。第一個問題,我們剛才拿到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GDP增長7.3%,低於二季度的7.5%,請問原因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您如何評價前三季度的經濟總體形勢?謝謝。

  盛來運:

  關於前三季度,包括三季度經濟運行的情況,我想講這麼幾點認識。

  第一,雖然三季度GDP的增速有所放緩,但就業和物價形勢總體穩定,國民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一至三季度GDP增長7.4%,三季度是7.3%,確實比去年有回落。但就業形勢今年相當不錯,1-9月份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000萬人,提前完成目標任務。物價指數,1-9月份CPI同比上漲2.1%,總體上是比較穩定的。從這些指標來看,雖然增速略有放緩,但國民經濟運行仍在合理區間。在目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三期疊加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經濟能夠保持平穩運行,應該説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第二,關於三季度增長速度為什麼有所回落,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去年同期對比基數比較高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因為三季度以來,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超出預期。結構調整的陣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多年積累的傳統産業的産能過剩,這個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二是今年以來房地産持續調整的累積效應有所增加。這兩個因素,短期來看都會影響相關企業的生産、消費和投資。

  第三,雖然三季度GDP增速略有放緩,但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轉型升級勢頭良好,總體上來説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的態勢沒有改變。

  特別是,如果換一個角度,從新常態的視角看待目前經濟發生的一些變化,中國經濟實際上正在發生著一系列的重大而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産業結構在孕育著新的突破。剛才我發佈的數據當中大家可以看到,三産的比重在繼續提高,服務業增加值速度快於工業,這是繼去年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第一次超過工業以來,繼續延續這樣的趨勢。工業內部結構調整也在加快,新産業、新業態、新産品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而且整個經濟向中高端邁進的態勢非常明顯。

  二是需求結構有積極的變化。今年以來投資增速繼續高位放緩,出口增速換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繼續增強,1-3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48.5%,比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高7個百分點左右,整個經濟再平衡的態勢比較明顯。

  三是收入分配結構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城鄉居民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是8.2%,增長速度比GDP增速高0.8個百分點。另外,居民收入的名義增長速度也比財政收入增長速度高,前三季度財政收入增長速度是8.1%,也高於企業利潤的增長速度,這意味著居民收入在國民經濟的初次分配中佔的比重是提高的。另外,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從剛才發佈的數據來看,也是繼續縮小,同時居民收入的中位數的增速要快於平均增速,這意味著內部收入的差距也有所改善。

  四是區域結構有所改善。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在增強,東部地區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中的引領作用更加明顯,中西部地區在一系列區域發展戰略的推動下,後發優勢繼續得到發揮。

  五是資源環境成本的消耗有所減少。經濟發展的方式,由過去過度的依賴於資源消耗粗放式的發展方式,向集約型的發展方式轉變的態勢也比較明顯。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

  這五大變化,我們認為是今年以來經濟運行中幾個突出的亮點,也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後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表現出來的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認為,今年以來雖然經濟增長速度略有放緩,但是在新常態下經濟結構在持續改善,增長的質量有所提高,經濟內生的新動力有所集聚,同時新經濟的成份在茁壯成長。所以,整個宏觀經濟應該説繼續在向好的預期方向發展。今後一個時期,要呵護好、引導好這些新的趨勢,進一步鞏固加強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好勢頭。

  鳳凰衛視記者:

  我們注意到,關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前三季度上漲2.1%,但是9月份回落比較明顯,上漲1.6%。我們採訪的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可能會出現一些通縮的苗頭,請問發言人對這個觀點怎麼評價?謝謝。

  盛來運:

  通縮一般是指市場的貨幣流通量減少,導致物價的持續下降。但是,今年以來,我們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流通量保持一個比較穩健的增長速度,9月份央行發佈的數據,M2增長速度是12.9%。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就是CPI上漲1.6%,回到2%以下。CPI同比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對比的基數比較高,翹尾因素影響大幅度縮小,同比增速的回落主要是翹尾因素影響造成的。但實際上,物價還是在溫和上漲,從環比角度來看,9月份比8月份環比上漲了0.5%,物價還是處在總體穩定、溫和上漲的狀態。

  從今後幾個月來看,隨著翹尾因素的減少,冬季的來臨,我們初步判斷後幾個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保持溫和上漲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所以,從這幾個方面的情況來看,我們認為,通縮的證據不足。

  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

  第一個問題,根據現在所掌握的數據,能否預測一下四季度經濟運行的情況,全年能否達到7.5%的目標?另外,有消息稱,央行注資了2000億,增加市場的流動性,請問這個消息是不是屬實?未來會不會有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

  盛來運:

  關於四季度的經濟走勢,我們總的看法是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運行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現在我國仍處在戰略機遇期,支持經濟平穩運行的發展條件和潛力比較大。一是中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沒有完成,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新“四化”仍然能給經濟增長給予新的動力。二是中西部地區的後發優勢會繼續得到發揮。三是我們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發展型享受型消費仍會給經濟提供增長的新動力。四是新一屆政府不斷加大改革的力度,改革創新會給經濟的發展增加新的動力和活力。特別是今年以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既著眼于當前又著眼于長遠的政策措施,效應會繼續得到發揮。所以,從這些方面看,四季度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中國經濟目前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一個關鍵階段,傳統的動力和新的動力正處在一種膠著的狀態,傳統動力的體量還是比較大,新的動力雖然代表新經濟的發展方向,增長速度比較快,但還是體量比較小。因此,在經濟運行中仍然體現出比較大的下行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既要保持定力,繼續加大改革和結構調整,同時也要進行適度的預調、微調,力爭把經濟穩定在一個合理、合適的區間,為改革和結構調整創造穩定的環境。

  中新社記者:

  請問關於統計數量質量的問題。國家統計局正在就《統計上嚴重失信企業信息公示暫行辦法》徵求意見,請問這個怎麼施行?徵求意見稿中講到企業的失信記錄將和融資、工商登記、政府補貼挂鉤,請問具體會怎麼操作,怎麼實行?謝謝。

  盛來運:

  為了推進誠信統計建設,從根本上提高基礎統計數據的質量,國家統計局最近制定了《統計上嚴重失信企業信息公示暫行辦法》,目前正在國家統計局的網站上公示並且徵求大家的意見。10月8日在網上徵求意見,時間為一個月,到11月8日結束。公示期結束以後,我們會進一步吸取社會各界提出的意見,進一步完善暫行辦法,並會儘快實施。

  為了推進誠信社會的建設,今年上半年國務院專門下發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綱要》裏明確提出要在統計領域推進誠信建設,對違反統計法、不如實登記的企業行為建立常態化的曝光公示制度。同時,提出不誠信企業的檔案,要與工商、稅務、銀行有關徵信系統進行對接。就是説,這些不誠信的企業,將來要與它的融資、政府補貼,包括工商註冊登記項目進行挂鉤。我覺得,這既是對推進誠信統計建設的要求,更是指明了一個方向。所以,國家統計局制定這樣的一個暫行辦法也是落實綱要的需要,對提升統計基礎數據的質量非常有好處。

  在這個辦法制定的過程之中,我們徵求了人民銀行、工商、稅務以及國務院法制辦等相關部門的意見,他們都表示大力支持。另外,制定這個辦法也是為了貫徹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需要。《統計法》明確要求,對統計上弄虛作假的行為要嚴懲不貸,目的就是要讓誠實報數的企業一路暢通,讓失信的企業寸步難行,加大違法和不誠信的成本。

  所以,我們希望社會各界,包括各位媒體朋友加大監督的力度,我們共同努力來推動統計公信力的提高,也推動誠信社會建設不斷進步。

  金融時報記者:

  中國勞動力市場越來越緊張,請您評論一下中國有沒有到劉易斯拐點,如果沒到的話,預測什麼時候會到?第二個問題,如果GDP增長率下跌得厲害,還會出臺有關勞動方面的政策嗎?

  盛來運:

  最近兩年,中國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新的一些變化,尤其是15-59歲的勞動力資源的數量,不只是比重在下降,而且絕對量也在減少,造成中國勞動力市場供求關係發生了新的變化。2012年,國家統計局對外公佈了15-59歲勞動力資源的數量,當年是首次凈減少345萬人。2013年,繼續公佈了這個數據,把口徑改成16-59歲的勞動力資源數量,全年減少了244萬人。今年以來,勞動力資源數量受人口結構變動的影響繼續有所減少,這意味著從供給的角度來講,勞動力資源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這種變化和轉折帶來兩個直接的後果:一是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所以最近幾年農民工的工資持續上漲,即使在今年經濟增速有所下滑的情況下,外出農民工的月均收入同比增長10%。二是就業壓力有所緩解,近幾年就業形勢為什麼比預期要好?為什麼會在經濟增速下滑的同時就業還保持穩中有增的態勢?除去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尤其是服務業的增長對勞動力需求增長以外,從供給的角度看,和勞動力資源數量變化也是有關係的。

  我們認為,這種變化是一種趨勢性的變化,是中國經濟到了新的發展階段表現出來的一種新常態,因為勞動力結構的變化會直接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型。從這個角度來看,儘管經濟持續下滑對就業帶來一定的壓力,但是考慮到供求結構、産業結構這些深刻的變化,整個經濟運行對就業的承載能力是在加強的,對承受失業壓力的彈性是在增加的。

  中華兒女報刊社記者:

  目前,鋼鐵價格還在下跌,甚至説賣一噸鋼材的盈利不及賣一瓶礦泉水,請問實體經濟遇到了什麼問題,對整個國民經濟有什麼影響?謝謝。

  盛來運:

  最近,一些大宗原材料的價格確實跌得比較厲害。今年以來像煤炭、鋼材、有色金屬,價格持續下滑,像螺紋鋼跌到每噸3000元以下,確實有媒體報道説一斤鋼材不如一斤白菜的價格。鋼材價格為什麼如此低迷?主要是供過於求的矛盾過於突出。一方面,從消費角度來説,隨著房地産的調整,需求回歸常態,更重要的是供給能力太強。按照鋼鐵協會不完全的統計,我國鋼材的産能超過10億噸,但是現在需求量在7-8億噸。所以,供過於求必然造成價格的下跌。

  其他一些行業的情況也是大致類似,反映在傳統領域、傳統行業,我們國家的實體經濟表現出産能過剩的問題比較突出。由於一部分企業産能仍在繼續釋放,像鋼鐵雖然過剩,但還需要生産,因為有一些固定的成本需要分攤,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去産能化、去庫存化的難度比以前大,持續的時間比以前長。這也是為什麼在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的背景下,整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連續負增長,是産能過剩矛盾的體現。

  在這種背景下,一方面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去産能化的要求貫徹實施;另一方面,從企業角度來説,一定要在市場倒逼機制的作用主動調結構、轉方式,這是我們國家跨過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這個坎兒必須經歷的階段和陣痛,也只有這樣做,才能最終化解産能過剩的問題。

  東方衛視記者:

  請問盛司長關於房地産的問題。上一次發佈會談到全國房地産市場已經出現了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分化的態勢。在過去幾個月當中,全國各地很多城市出臺了放鬆限購的政策。從目前國家統計局掌握的數據,您看到的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目前,全國房地産市場的狀況應該如何研判?謝謝。

  盛來運:

  10月24日,我們將發佈全國70個大中城市9月份的房價數據,現在我還沒有看到最新的數據。但是,根據房地産投資統計的數據以及對部分城市不完全觀察的情況來看,今年房地産分化調整的態勢仍然在持續,但是房地産市場運行總體還是比較穩定的。

  我説的總體的穩定主要指調整的幅度相對比較溫和,從全國總體上看,三、四線城市調整的幅度要大一點。所以,有些地方政府進入三季度以後紛紛放開了一些限購的措施,央行在9月30日對限貸的政策作出了一些新的規定。雖然沒有完整的數據,但是從不完全的觀察來看,9月份房地産的市場還是有積極的變化,主要是銷售量有所回升,價格降幅有所收窄。當然,政策的效應還會持續發揮,後續房地産市場的趨勢還要繼續觀察,因為央行的政策在9月30日才推出來,所以政策的體現還要有一個過程。

  近期,一些地方包括有關部門放鬆限購、限貸政策,有些媒體評論是新一輪的救市。但是,我認為這是政策在向市場調節回歸,以前房地産市場的調控更多地是用一些行政的手段,現在放開限購也好、限貸也好,實際是減少行政的干預,更多的讓市場發揮調節的作用,這是符合改革的方向的。

  房地産這個行業儘管是非常重要、很特殊的行業,但也跟其他産業一樣,需要通過市場的調節來調結構、轉方式。所以,在市場更多發揮調節作用的情況下,房地産的市場結構會更趨優化,會更有利於房地産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也有利於國民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