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古田召開 ●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是,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10月30日,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這是10月31日,習近平參觀古田會議會址。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社福建上杭古田11月1日電(記者 曹智、李宣良)全軍政治工作會議10月30日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1日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是,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全軍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黨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從嚴治黨的部署要求,貫徹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方針,緊緊圍繞我軍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我軍政治工作,充分發揮政治工作對強軍興軍的生命線作用。 山巒含黛、層林盡染,血脈傳承、暖意縈懷。白墻青瓦的古田會議會址莊重古樸,“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大字熠熠生輝。 這裡是我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軍隊定型的地方。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先後7次來到這裡,大力倡導和弘揚古田會議精神。 上午9時許,習近平來到會址前,親切接見出席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的全體代表,隨後帶領全體中央軍委委員一起參觀會址。習近平再次仔細觀看了會址各個場所,在一幅幅照片和展板前駐足察看,並不時就有關問題向講解員提問。他來到當年毛澤東作政治報告的廳堂,凝望著廊柱上富有鮮明戰鬥性的標語,注視著當年會議代表取暖留下的斑斑炭火印跡,同大家一起回憶先輩們探尋革命道路時篳路藍縷、艱辛奮鬥的情景,並向大家介紹他每次來古田參觀的情形和感受。 會址北側的毛主席紀念園依山而建,莊重肅穆。習近平神色莊嚴,沿著151級臺階拾階而上,向毛澤東雕像敬獻花籃,親手整理花籃上的緞帶,帶領大家向毛澤東雕像三鞠躬,並瞻仰了毛澤東雕像,深切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古田會議紀念館裏,習近平認真聽取講解,不時在一件件文物、一組組數字前凝神觀看,同大家深入交流,一起重溫黨領導創建新型人民軍隊的崢嶸歲月,強化堅持軍隊政治工作根本原則和制度的意識和責任。他表示,歷史往往在經過時間沉澱後可以看得更加清晰。他要求大家深入思考我們當初是從哪出發的、為什麼出發的,接受思想洗禮,以利於更好前進。 閩西革命老區是“紅軍之鄉”“將軍搖籃”,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巨大貢獻。習近平對老區人民一直牽掛在心,先後19次來到閩西,每次都要專程看望老紅軍和軍烈屬等人員。這次來古田,習近平又專門把10位老紅軍、軍烈屬和“老地下黨員、老遊擊隊員、老交通員、老接頭戶、老蘇區鄉幹部”代表請到古田黨員幹部教育基地,同他們親切座談。 習近平拉著老同志們的手,噓寒問暖,看到他們身子骨硬朗、精神頭很好,感到十分欣慰。老同志們見到習近平,分外激動,有説不完的話,紛紛表達對黨中央的信賴和對國家發展成就的喜悅。習近平動情地説,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老區,永遠不要忘記老區人民,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區建設,關心老紅軍、“五老”同志和軍烈屬的生活,經常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請他們言傳身教,確保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薪火相傳。 午餐時間到了,習近平走進餐廳,同11位部隊基層幹部和英模代表圍坐在一起,紅米飯,南瓜湯,大家津津有味吃起了“紅軍飯”。習近平同大家邊吃邊談,回顧老紅軍艱苦卓絕的戰鬥歲月。習近平語重心長叮囑大家,青年一代是黨和軍隊的未來和希望,革命事業靠你們接續奮鬥,優良傳統靠你們繼承發揚。軍隊政治工作要大家一起來做,基層做好工作是重要環節。要帶頭學傳統、愛傳統、講傳統,帶動部隊官兵傳承好紅色基因、保持老紅軍本色。 下午,習近平出席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實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證了我軍始終是黨的絕對領導下的革命軍隊,為我軍戰勝強大敵人和艱難險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軍始終保持了人民軍隊的本色和作風。 習近平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軍政治工作形成了一整套優良傳統,主要包括:堅持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群眾路線的根本作風,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堅持圍繞黨和軍隊中心任務發揮服務保證作用,堅持公道正派選拔使用幹部,堅持官兵一致、發揚民主,堅持實行自覺的嚴格的紀律,堅持艱苦奮鬥、犧牲奉獻的革命精神,堅持黨員幹部帶頭、以身作則,等等。這些優良傳統是我軍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則和內容。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我軍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把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優良傳統一代代傳下去。 習近平充分肯定這些年來在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下,我軍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績,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緊緊圍繞強軍目標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凝神鑄魂,服務中心,正風肅紀,懲治腐敗,強軍興軍正能量不斷匯聚,部隊向心力、凝聚力不斷增強。 習近平強調,必須正視軍隊建設特別是思想政治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要高度重視和嚴肅看待徐才厚案件,深刻反思教訓,徹底肅清影響。習近平結合近年來軍隊案件查處、巡視工作、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深刻剖析了部隊中特別是領導幹部在思想政治和作風上存在的10個方面的突出問題。習近平指出,出現這些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還是理想信念、黨性原則、革命精神、組織紀律、思想作風等方面出了問題,要從政治工作的角度進行反思,認真總結教育者本身受教育不夠,對領導幹部管理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監督體系功能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制度建設存在漏洞的教訓,認真研究怎麼認識、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回應全軍上下的關切,把我軍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恢復和發揚起來,把軍隊各項建設和工作更好推向前進。 習近平強調,當前,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複雜變化,面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這場考試,我軍政治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前進不能停滯,只能積極作為不能被動應對。當前最緊要的是把4個帶根本性的東西立起來:要把理想信念在全軍牢固立起來,適應強軍目標要求,把堅定官兵理想信念作為固本培元、凝魂聚氣的戰略工程,把握新形勢下鑄魂育人的特點和規律,著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要把黨性原則在全軍牢固立起來,堅持黨性原則是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必須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把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落實到工作各個環節。要把戰鬥力標準在全軍牢固立起來,把戰鬥力標準作為軍隊建設唯一的根本的標準,聚焦能打仗、打勝仗,健全完善黨委工作和領導幹部考核評價體系,探索政治工作服務保證戰鬥力建設的作用機理,形成有利於提高戰鬥力的輿論導向、工作導向、用人導向、政策導向,把政治工作貫穿到戰鬥力建設各個環節。要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軍牢固立起來,從模範帶頭抓起,從領導帶頭抓起,引導各級幹部特別是政治幹部把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統一起來,堅持求真務實,堅持公道正派。 習近平指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我軍政治工作,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5個方面:第一,著力抓好鑄牢軍魂工作。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強軍之魂,鑄牢軍魂是我軍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務,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必須堅持黨委統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各級黨委要把落實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作為第一位責任,把黨領導軍隊一系列制度貫徹到部隊建設各領域和完成任務全過程,確保黨指揮槍的原則落地生根。第二,著力抓好高中級幹部管理。軍隊要像軍隊的樣子,很重要的要體現在高中級幹部身上。軍隊好幹部的標準,就是要做到對黨忠誠、善謀打仗、敢於擔當、實績突出、清正廉潔。堅持黨管幹部、組織選人,堅持五湖四海,堅決整治用人風氣,純潔幹部隊伍,真正把好幹部選出來、任用好。強化黨組織管班子、管幹部的功能,以嚴的要求、嚴的措施、嚴的紀律管理約束幹部。第三,著力抓好作風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堅持抓常、抓細、抓長,堅持以改革的思路和辦法推進反腐敗工作,確保改進作風規範化、常態化、長效化,以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決心把作風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引向深入。第四,著力抓好戰鬥精神培育。加強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和我軍根本職能教育,加強軍事文化建設,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從難從嚴從實戰要求出發摔打部隊,注重發揮政策制度的調節作用,增強軍事職業吸引力和軍人使命感、榮譽感,培養官兵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第五,著力抓好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積極推進政治工作思維理念、運行模式、指導方式、方法手段創新,提高政治工作信息化、法治化、科學化水平,形成全方位、寬領域、軍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格局,增強政治工作主動性和實效性。 習近平強調,要抓好全軍政治機關和政治幹部隊伍建設,強化政治意識、陣地意識、大局意識,努力學軍事、學指揮、學科技,努力建設對黨絕對忠誠、聚焦打仗有力、作風形象良好的政治機關和政治幹部隊伍。各級黨委特別是正副書記要履行抓政治工作的職責,主動謀劃政治工作,主動研究解決政治工作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加強對政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動員廣大官兵積極參與,齊心協力開創我軍政治工作新局面。 會議開始前,習近平在會議中心一層大廳觀看了“紅色印記——紅軍標語展示”。 這次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是習近平親自提議在古田召開的。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整風精神,研究解決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軍隊的重大問題。 范長龍、許其亮、王滬寧、栗戰書和常萬全、房峰輝、張陽、趙克石、張又俠、吳勝利、馬曉天、魏鳳和分別參加有關活動。 四總部有關領導,大單位主要領導和政治部主任,軍委辦公廳領導,副大軍區級和軍級單位政治委員,總部和大單位機關有關同志,基層和英模代表,以及公安部有關領導共420余名代表出席會議。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