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記者 杜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臺技術指南,首次提出“雨水徑流總量控制率”指標,指導各地建設“海綿”城市,旨在從源頭緩解城市內澇等現象。這是記者2日從住房城鄉建設部獲悉的。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巡視員章林偉介紹,海綿城市是一種形象的表述,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綿一樣,遇到有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徑流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乾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並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根據技術指南,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規劃引領、生態優先、安全為重、因地制宜、統籌建設”的基本原則。 章林偉説,海綿城市建設實現了城市建設理念的新突破,傳統城市建設模式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設施來組織排放徑流雨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海綿城市則強調優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放徑流雨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式”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 章林偉表示,建設海綿城市,對於緩解各地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遇到的內澇問題,削減城市徑流污染負荷、節約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海綿城市建設在我國剛剛起步,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