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非遺保護進入穩健發展階段 10月31日,由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主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髮展報告(2014)》(以下簡稱報告)發佈會”在京舉行。該報告是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主持編撰的第四本非遺保護髮展報告。報告主編宋俊華介紹,我國非遺保護各項工作進入依法保護、科學保護、全民保護、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穩健發展階段,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與認可。截至2013年底,文化部已命名41個國家級非遺生産性示範基地。江西、海南、江蘇、河北等省相繼命名了43個省級非遺生産性示範基地。 2013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以下簡稱《公約》)頒布10週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頒布兩週年。2013年,我國非遺保護各項工作進一步深化,進入依法保護、科學保護、全民保護、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穩健發展階段。經過十餘年的摸索,非遺保護的“中國經驗”逐漸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和認可,為實現中國夢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非遺進入依法保護階段 《報告》指出,我國非遺進入依法保護的階段。文化部等部委出臺了許多《非遺法》的配套法規、政策2013年1月,文化部公佈的《文化部“十二五”時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綱要》和《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十二五”規劃綱要》,都涉及了非遺保護和宣傳的內容,體現了《非遺法》的精神。同時,加大非遺保護工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取消3項、下放6項行政許可項目,只保留境外組織或者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兩個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産調查審批等4項行政許可項目。教育部將非遺傳承納入職業教育體系。 多地出臺非遺保護法規、條例,強調瀕危項目的搶救和保護;明確政府的法律責任,嚴格監督行政權力的使用;注重非遺整體性保護,細化建設文化生態保護區原則,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完善了專家評審制度和原則;將非遺納入教育體系,培養專業人才。 各級各類非遺名錄公佈概況 2013年,我國進一步加強對各級各類非遺代表作和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的公佈和動態管理。2013年12月4~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遺政府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批准中國珠算入選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38個項目入選非遺代表作名錄,其中30項屬“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7項屬“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1項屬“優秀實踐名冊”,是入選人類非遺名錄最多的國家,也是三類名錄都有項目入選的少數國家之一。 2013年度,文化部對433個第一、第二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進行了調整,對537個第三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進行了認定,明確和落實了保護單位的責任。2013年5月,香港特區政府完成了第一次全港非遺普查,已草擬的非遺項目有477個。 截至2013年底,文化部已命名41個國家級非遺生産性示範基地。此外,江西、海南、江蘇、河北等省相繼命名了43個省級非遺生産性示範基地。2013年1月,我國新增了3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分別是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實驗區(廣西)、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貴州)、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江西),至此全國共有15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此外,山東省批准了曹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嶗山道教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榮成海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莒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臨清運河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等5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研究基地和數字化保護更加科學規範 2013年我國加強了非遺保護研究基地建設和數字化保護工作,大大提高了非遺保護的科學性和規範性。 2013年中國非遺保護中心推出了一項新舉措,即在國家級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中,遴選出保護成效較好、具備一定研究能力、由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發起或作為主要發起力量建立的獨立法人機構,將之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研究基地”,旨在倡導和鼓勵傳承人對所掌握非遺項目的歷史、現狀、價值及傳承經驗、保護方式等予以研究總結,以促進非遺保護實踐與理論研究的有機結合。第二批在12月18日公佈,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李利宏,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北京朝陽京劇文化藝術中心(王彬,京劇)、北京鈞天坊古琴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王鵬,古琴傳統製作技藝)、福建南平市建窯陶瓷研究所(孫建興,建窯建盞燒制技藝)、莆田市善藝李氏工藝有限公司(李鳳榮,莆田木雕)、康定大吉香巴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登巴大吉,藏族唐卡)、景德鎮佳洋陶瓷有限公司(黃雲鵬,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杭州十竹齋藝術館(魏立中,木版水印技藝)和夏侯文龍泉窯研究所(夏侯文,龍泉青瓷燒制技藝)等9家單位入選。 非遺數字化保護是文化部的一項非遺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文化信息化創新工程。2011年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遺數字化保護中心啟動實施,2012年文化部發佈的《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將“非物質文化遺産數字化保護工程”正式納入規劃。 中國非遺數字化保護中心主要在四個方面開展非遺數字化保護工作。其一,制定了非遺數字化保護標準。2012年底完成了《術語和圖符》《數字資源信息分類與編碼》《數字資源核心元數據》等3個基礎標準和《普查信息數字化採集》《採集方案編寫規範》《數字資源採集實施規範》《數字資源著錄規則》等4個業務標準的制定。2013年12月,中國非遺數字保護中心完成“六大門類數字化保護標準(草案)”《六大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數字化保護標準(草案)順利通過驗收》,六大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數字化保護標準(草案)順利通過驗收,2014年2月17日。驗收,加上此前完成的另四大門類標準的驗收,統一規範的非遺數字化保護標準體系基本建成。其二,建成了國家非遺數據庫,截至2013年10月,共建成非遺普查資源數據庫、非遺項目資源數據庫、非遺專題資源數據庫和非遺數字化保護管理系統。其三,研發了非遺數字化管理系統軟體和中國篆刻藝術應用軟體。非遺數字化管理系統軟體于2013年4月完成研發,為地方數據庫與國家數據庫對接奠定了基礎。中國篆刻藝術應用軟體是在中國非遺數字化保護中心統籌下,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藝術院和武漢大學共同研發的,主要由篆刻字庫和創作應用兩大部分構成,包含“篆刻史論”“章形”“刀法”“印材”等12個操作板塊,不同時代、不同形態的字例38184個,相關印例3311個。其四,舉行了非遺數字化保護試點工作。從2013年6月開始,先後在遼寧、江蘇、河南、福建、雲南、山東、安徽、貴州、湖北等省以及大連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地區等13個地區進行試點,涉及十大門類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共33項,主要檢驗了技術標準和軟體使用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此外,以中山大學為牽頭單位,以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廈門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為協同單位的“文化遺産傳承與數字化保護協同創新中心”也于2013年正式掛牌,該中心將通過機制創新來發揮四校一院的優勢,開展非遺數字化保護研究和人才培養,推動非遺數字化保護工作的開展。 非遺文化傳播邁上新臺階 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各地頻繁進行展示展演與交流活動。以北京傳統廟會展示旅遊文化的“美麗北京、世界城市”在環球影城上演;文化中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行,在美國林肯中心、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悉尼市政廳及悉尼歌劇院、悉尼市政廳及悉尼歌劇院輪番登臺;“中國日?渭南表情”,在法國聯合國教科文總部亮相…等等。諸多非遺項目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踐行著“文化走出去”。 2013年10月2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李克強説,中國新一屆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李克強積極評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推動世界範圍內教育科學文化發展所作的貢獻,表示中方願深化同教科文組織的合作,創新機制,拓展渠道,加大支持力度,促進國際教育科學文化事業進步,維護世界的和平發展繁榮。博科娃表示,中國在促進教育公平、減貧、保護文化遺産、推進科技創新等方面成就顯著。教科文組織願推廣同中國合作的成功模式,推動教科文領域的國際合作。這次中國國家領導人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的會面,表明我國對非遺保護、對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的高度重視。 學術研究更深入 2013年我國高校、科研機構、非遺保護單位、社會民間團體繼續加大非遺保護的學術研究,推動了非遺保護理論的系統化發展,為非遺有序傳承和科學保護提供了專業指導。 報告顯示,關於非遺領域的研究、著作、論文更加豐富和全面深入。有基礎理論的探討,還有對非遺研究、非遺保護的價值做出判斷。關於非遺的保護,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非遺只有融入現代生活,形成適應當代社會的生存發展機制,才是真正得到保護和振興。為使非遺更好地實現現代化轉型,也有學者從非遺與需求的關係方面入手,對生産性保護政策進行了界定與補充。對於非遺如何融入當代生活實現活態傳承這一論題,學者們對於文化生態與文化空間的討論也給我們帶來了另一種視角。實現非遺項目的良性發展,一個有利的文化空間不可或缺,這類空間包括建築、聚落空間、傳統節日等文化空間。 在現有的非遺保護實踐中多為政府主導,文化持有者反而被邊緣化,文化主體缺位現象嚴重。而對於非遺保護中文化本真性的迷思,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人們有權力也有能力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喚醒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覺,由他們自己來選擇和確認文化的本真性與保護傳承方式,才是非遺保護的合理途徑。 此外,對非遺法律、信息化的研究也有一些新的進展。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