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演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1-09 21:4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記者 劉東凱、韓潔、侯麗軍、崔文毅、周舟、烏夢達)國家主席習近平9日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謀求持久發展 共築亞太夢想》的主旨演講,深刻闡釋了對亞太未來發展的構想,重點分析了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點和前景,宣示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以及合作推進區域和世界發展繁榮的信心,倡導肩負起創造和實現亞太夢想的時代責任。

    專家認為,習近平主席站在亞太長遠發展高度提出一系列新倡議新設想,對推動亞太合作、增強發展信心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中國經濟新常態孕育新機遇

    “中國經濟新常態意味著不能以過去的眼光衡量現在的中國經濟。”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蘊嶺説,習主席演講中關於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三個特點,以及新常態下新機遇新希望的論述,讓人耳目一新。

    “2013年一年中國經濟的增量就相當於1994年全年經濟總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十七位”“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加多元”“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習近平用一組組數據和事實,表明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依然充滿新的發展機遇,中國未來帶給亞太和世界的機會和利益巨大,提供的商機持久且無限。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説,中國經濟正從出口導向型轉向內需增長型,這一轉換為中國經濟的未來增加了內生動力,也將給亞太地區和世界帶來巨大機會。

    美國禮來制藥(中國)公司總裁安德魯·霍奇指出,中國經濟的形態越來越豐富,這給中小級別的外國企業提供了很多機會。

    未來中國對地區經濟增長的絕對貢獻量也會越來越大,是拉動亞太經濟增長的重要和關鍵因素。達比海外投資公司總裁及首席執行官范李察説:“我對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前景非常樂觀。”

    通過深化改革適應新常態

    激發市場蘊藏的活力,為創新拓寬道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習近平主席對全面深化改革著力點的闡述,引發廣泛關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説,這四個方面層次分明:第一個層面從微觀著手,強調從供給端為新常態提供支撐;第二個層面強調創新,著眼從供給的中長期尋找新動力;第三個層面強調開放,從外部引入活力進而推動改革;第四個層面突出改革的落腳點和發展目標,即各項宏大的戰略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人民的福祉。

    出席峰會的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戴雷説,中國改革讓企業家看到了機遇。他認為,隨著中國進一步推動居民收入增長以及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實現綠色發展,新能源汽車肯定會有更多的市場需求。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對習主席在演講中用“新引擎”和“點火器”來形象比喻創新與改革的關係印象深刻。“習主席提出把‘創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我們技術研發企業感到振奮。改革創新,正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金中夏説,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包括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積極探索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都是改革進一步深入推進的體現,旨在打造中國開放的升級版和擴大版。

    肩負創造亞太夢想的時代責任

    “我們有責任為本地區人民創造和實現亞太夢想”——習近平主席提出亞太夥伴關係、亞太命運共同體和亞太精神,為亞太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會長唐國強認為,習近平主席站在全球戰略高度透徹分析了亞太形勢和地位,以及亞太地區作為世界經濟重要引擎在世界格局中地位不斷上升的趨勢性,提出了初具輪廓的亞太大市場應該加速一體化的緊迫性。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認為,習主席提出的共同建設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夥伴關係,為實現亞太夢想指明了道路。攜手打造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模式,發掘經濟增長新動力是亞太合作的新增長點,勾畫全方位互聯互通藍圖將為亞太長遠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驅動力。

    阮宗澤説,當前,中國對亞太和世界的貢獻既體現在惠及周邊、亞太和世界的外交方針、政策和理念中,也體現在對亞太和世界經濟、貿易、投資和消費的拉動上。參會的工商界人士從習主席演講中看到他們下一步謀篇佈局的重大機會。

    習近平主席在去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倡導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本次會議上,他宣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已邁出實質性一步。南開大學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介紹,中國這種紮實推進的舉措,贏得與會者熱烈掌聲。

    “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智慧、提出中國方案,中方用實實在在的措施回應了國際社會的期待,將為亞太乃至世界的持久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劉晨陽説。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