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市場和社會活力的“加法”。瀋陽市歷經三輪改革,已累計取消和下放行政職權698項。與此同時,今年1至9月,全市新登記公司1.7萬餘戶,同比增長71%。一消一長之間,市場活力正在越來越充分地激發和釋放,為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發展蓄積了力量。 政要如何簡、權該怎樣放,才能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企業、對微觀事務的干預,真正讓市場主體“舒筋骨”,為創業興業開路?瀋陽市把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把簡政放權作為“先手棋”,持續強力加以推進。圍繞切實服務發展、切實服務百姓這一目標,去年瀋陽市首批下放49項行政職權,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再取消、下放行政職權225項,在全省率先完成首輪簡政放權工作。 為了使簡政放權更有針對性、更具實效,瀋陽市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瀋陽市專門成立調研組深入到各區縣(市),由各區縣(市)對照市直各部門現有行政職權目錄提需求、談意見;召集沈化集團、中興通訊等10家外資、國有、民營等企業,圍繞減輕企業負擔、縮短審批時限、擴大網上審批等方面進行座談,面對面問需于企。 10月17日,瀋陽市第三輪簡政放權目錄正式公佈,共取消和下放行政職權項目424項,其中取消76項、下放285項,合併、轉移、轉變方式、降低標準、豁免63項。此輪削權放權,在數目上超越了前兩輪簡政放權項目的總和,在內容上著重取消沒有國家法律法規或國務院明確規定的達標、評比、評估和相關檢查活動,取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登記、年檢、年審、審核、強制性備案、事前備案等行政審批或管理措施,取消不合理、不合法收費項目,改革力度、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簡政放權,“減”出了高效率,“放”大了新活力。對企業而言,減少層級、縮短時限就是獲得了“先發效益”。三輪改革之後,瀋陽市79%的項目前期審批手續可在區縣(市)辦結;今年前9個月,全市新辦企業主要集中在第三産業,佔新辦企業總數的82.4%,“草根創業者”越來越多,社會創業興業的潛能正加速釋放。而機動車註冊登記、內地居民往來港澳通行證受理等事項下放到區縣(市),給群眾生活帶來的則是實實在在的便利。 下好簡政放權“先手棋”,不僅縱向撬動了政府職能轉變,橫向也帶動了瀋陽市非公經濟、金融體制、科技創新、社會事業等其他領域改革有序推進。全市上下進一步加大改革攻堅的力度,積極改、主動改、率先改,努力為新一輪振興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體制環境、發展環境。 在此基礎上,今年年底前瀋陽市將基本完成建立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工作,在曬出“權力家底”的同時,進一步厘清“法定責任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界限,真正讓政府和市場各司其職,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體現。(記者 張艾陽 金曉玲)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