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今日“通車” 稅收優惠助推開門紅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1-17 09:24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多位業內人士日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表示,新的稅收政策優惠力度較大,特別是對QFII、RQFII也一併給予優惠超出預期,境內外投資者將更有動力參與滬港通。但是,這並不等於股市就會大幅上漲,兩地投資者對彼此的市場風格還需要摸索和熟悉。

11月14日,滬港通啟動之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聯合發文,明確了滬港通試點及QFII、RQFII有關稅收政策。優惠,無疑是新的稅收政策中最奪目的字眼。

稅收優惠超預期

“總體上,在現行稅法框架內明確相關稅收政策,同時根據稅法授權在某些方面作出特殊政策安排,經國務院批准後公佈實施。”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考慮到滬港通尚處於啟動試點階段,為吸引投資者參與、推動滬港通開展,所以在稅收政策方面給予適當優惠。

滬港通相關稅收問題涉及雙方投資者(包括企業和個人投資者)股票轉讓差價所得的所得稅、營業稅、股息紅利所得稅以及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主要優惠體現在所得稅和營業稅方面。

新稅收政策規定,對內地個人通過滬港通投資港股的轉讓差價所得,自2014年11月17日起至2017年11月16日,三年內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對香港市場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上交所上市A股的轉讓差價所得,暫免徵收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對香港市場投資者通過滬港通買賣上證所上市A股的差價收入,暫免徵收營業稅。

印花稅的徵收按照屬地原則,投資A股按內地稅收規定繳納印花稅,投資港股按香港稅收規定繳納印花稅。

“滬港通啟動之前,稅收問題得到解決,對香港和國際機構投資者而言都是非常關鍵的,破除了一個他們參與滬港通機制的障礙。”彭博行業研究亞太區總監TimCraighead稱,3年不收資本所得稅的情況下,合格境內散戶投資者可能會更有動力參與新的機會。

方正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郭艷紅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境外路演時發現境外投資者對稅收政策比較關心,也預期會有一定的稅收優惠。但目前的稅收優惠是超出預期的,特別是對QFII和RQFII的免稅政策。

除滬港通外,境外投資者已經通過QFII、RQFII投資境內證券市場。在對滬港通機制下的香港市場投資者暫免徵收股票轉讓差價所得稅的同時,新的稅收政策對QFII和RQFII取得的股票等權益性投資資産轉讓所得一併給予免稅待遇。

郭艷紅認為,稅收優惠終於在滬港通啟動之前落定,是對滬港通的實質性支持。

長期意義大

為推動滬港通順利開展,監管層以及市場各方都做了充分準備。但是機制搭建完畢推向市場之後,其是否會受到境內外投資者的青睞,就成為一個難以預知答案的問題。

“投資者看到的滬港通推動市場上漲是一個表面現象,”華泰證券配置組組長姚衛巍在“3C中國財經會議”與投資者交流時表示,7月底A股曾出現一波上漲,當時滬港通涉及的568個A股加權收益率是8.7%,而上證指數漲幅是8.2%,沒有明顯超額收益。

從A+H股來看,上證所股票和深交所股票也沒有明顯的收益率差別。一般邏輯下,由於深交所股票不在滬港通名單之中,相對而言漲幅應該偏低。但實際上,7月底上證所A+H股上漲9.15%,深交所A+H股上漲9.12%,基本相同。港股情況類似。港股通板塊在香港的表現,也並沒有比港股整體情況表現更好。

滬港通啟動之後,本週是否會出現大幅上漲,姚衛巍認為僅憑滬港通這些資金,“應該也不會”。從資金總量來看,香港離岸人民幣總規模9400多億,其中6000億用於跨境貿易結算,直接進入內地的最多3400億左右。另一方面,滬港通開閘之後資金進入內地市場的速度不會太快,但是即使3000多億的資金按每天130億的速度凈流入,推動上證指數的上漲幅度也有限。

內地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人士在境外市場進行A股市場路演時發現,香港地區投資者比歐美投資者對A股興趣更高。對於滬港通,香港投資者更關心的是開通之後,內地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的影響。對於投資內地股票,香港投資者更多是將其作為一種補充,傾向於選擇港股稀缺、低估值的部分品種。參與滬股通的投資者,主要是為了抓住短期交易性機會,對於長期投資觀望情緒濃厚。

一位內地投資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稱,境外機構投資者還是傾向於他們熟悉的行業和公司、傾向於長期持有。比如買進一隻股票後往往會選擇長期持有,兩三年之後才會賣出,這與A股市場的投資風格差異很大。所以對於A股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也需要時間熟悉和把握。

從QFII、RQFII,再到滬港通,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越來越深入。正如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昨日所説,滬港通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滬港兩地存量上的重新分配,而是在於通過市場的融合與碰撞,把目前還未進入資本市場的鉅額增量引入到兩地資本市場。(杜卿卿)

責任編輯: 盧靜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