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新華社記者林暉、于文靜)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促進貧困地區兒童發展進行部署,通過了《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並明確了近期重點工作。業內專家指出,隨著相關政策的深入推進實施,貧困地區困難家庭孩子有望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兒童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明確提出,"把對少數民族、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的扶貧開發納入規劃,統一組織,同步實施,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加大支持力度。" 目前,我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兒童約4000萬,其健康、教育水平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國內外的研究均表明,只有對貧困家庭兒童的營養和教育實行早期干預,才有助於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避免貧困的"代際傳遞"。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堅持政府直接提供和購買服務相結合,發揮市場力量,動員社會參與,以健康和教育為重點,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農村困難家庭兒童給予從出生開始到義務教育結束的關懷和保障。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中國·朝鮮·蒙古代表伯希·米西卡介紹,生命誕生之初的1000天,即從懷孕到2歲期間的營養保障,對於兒童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由於缺乏足夠的營養攝入,體重偏低、發育遲緩和貧血等問題已經成為影響貧困地區兒童成長的重要問題。 來自國家衛生計生委的數據顯示,我國兒童營養狀況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和地區差異,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村兒童營養問題更為突出。農村地區兒童低體重率和生長遲緩率為城市地區的3至4倍,而貧困地區農村又為一般農村的2倍。 會議明確的近期工作重點中,就包括擴大貧困地區困難家庭嬰幼兒營養改善試點。據了解,國家衛生計生委于2012年聯合全國婦聯共同啟動了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為項目地區半歲至兩歲的嬰幼兒每天提供一包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鈣鐵鋅硒等礦物質的"營養包"。目前,國家已累計為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投資4億元,涵蓋300個縣。擴大營養改善項目試點,有助於讓更多貧困兒童擺脫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問題的困擾,為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會議還提出了在片區內擴大新生兒先天性疾病免費篩查範圍、提高0—15歲農村貧困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等重大疾病醫療費保障水平等系列幫扶舉措。 扶貧要扶智。除了營養健康,教育也是貧困兒童能否擁有美好未來的關鍵。會議提出,擴大農村偏遠地區學前教育巡迴支教試點,在人口分散的山區、牧區設立支教點。逐步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使困難家庭孩子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起點。 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黨國英説,當前我國不少貧困人群由於在成長階段教育缺失,長大後難以擁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能擺脫貧困。兒童的健康和教育不僅是私人問題,也是公共領域的問題,貧困家庭如果解決不了,政府就應該承擔起來,這是促進貧困兒童發展的關鍵之舉。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表示,通過對貧困地區兒童發展全過程的關注、全過程的關心、全領域的參與和全方面的服務,使貧困地區的孩子能夠生得好、長得好、學得好、能就業,有助於從根本上解決脫貧問題。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