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1月25日電(新華社記者李華梁、余裏)11月22日16時55分,四川康定發生6.3級地震。截至24日,地震造成5人死亡,55人受災。此次地震與10月7日的景谷地震、8月3日的魯甸地震震級相近,但傷亡人數低於前兩次地震的同期數字。
面對突發的自然災害,事前防範和應急演練與事後救援同樣重要。在經歷了汶川、玉樹、雅安等一系列地震災難後,中國社會在災難面前緊急動員、整合資源、分工配合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鮮水河地震帶歷史上發生過強震,科學避震的宣傳、應急演練,都已納入常態化的工作當中。”甘孜州委書記胡昌升説,“通過電視和相關的媒介來講科學避震,採用多種方式讓地震防範意識深入人心,防患于未然。” 此次地震中,康定縣塔公鄉木雅祖慶學校距離震中很近,地震發生時學生們還在上課,地震發生後不到5分鐘,全校近2000名師生全部安全撤離。 據謝曉君老師介紹説,地震發生時,大部分學生到桌子下面躲避,地震過去後開始疏散。“孩子們都沒有搶道,好多大孩子抱著小同學跑。” 在謝曉君看來,常態化的演練,讓全校師生面對地震沒有手足無措。據了解,學校每個學期都有地震應急演練,這個學期的演練安排在20多天前。 “這種演練不是‘過家家’,而是做得非常細緻。老師們分工明確,全部分到各班,走廊上誰負責,哪個老師維持秩序,都是演練的一部分。正是這种經常性的、細緻務實的演練,保證全校近2000名師生能夠及時脫險。”謝曉君説。 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工作人員介紹説,康定地震中,甘孜州市政公共設施沒有出現嚴重損壞。災情比較嚴重的幾個地方大部分建築物完好,個別建築物中等受損。醫院建築完好。有一棟州醫院的建築,採用抗震減災的橡膠結構,外圍裝飾瓷磚掉落了,但建築主體完好,天花板沒掉。抗震減災的科技成果應用經住了考驗。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四川各級政府經常性地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和地震應急演練,提高了政府應急處置、搶險救援和社會公眾防災避險、自救互救能力,對降低地震災害損失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來,四川將農村民居抗震設防監管納入法制軌道,結合汶川、蘆山地震恢復重建和“異地扶貧搬遷”、“牧民定居工程”等項目,使民居的建築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此外,四川省各級政府還嚴格按照抗震設防規定,加強城鎮建築物質量監管,房屋抗震能力明顯提高。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