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過度管制 激活社會資本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1-27 07:3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為進一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擴大有效投資,國務院再出鼓勵社會投資“組合拳”。11月26日,《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發佈,以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潛力,促進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

國務院《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甫一齣臺,各種解讀評論紛至沓來。由於即將進入年底,最新經濟數據即將發佈,有觀點認為,《意見》主要目的是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情況下,通過發揮民間資本對投資的拉動作用,實現全年增長目標。應該説,這種分析並非全無道理,但仔細梳理《意見》提出的39項具體內容可以發現,該政策目標顯然並非僅限於此,而是在解除行業過度管制、滿足社會服務需求、矯正金融供給體系等方面都有明確而具體的要求。若相關政策能得到實質性推進,其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意義,將遠甚于短期“穩增長”效果。

首先,此次《意見》涵蓋的“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包括資源環境、生態建設、農業水利、基礎設施等,整體上屬於服務行業特別是公共服務行業範疇。這些年,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和居民收入提高,人們對環境保護、交通出行、教育醫療、文化旅遊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上述領域的服務産品供給明顯滯後於城市發展速度,不僅導致一些城市出現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看病難等城市病,拉低了百姓的民生福利感受,還造成我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不足、整體結構失衡。因此,通過鼓勵社會投資等方式加快服務業發展,向社會提供更便利的交通出行、更優質的教育醫療、更清新的空氣環境、更豐富的教育娛樂,既是政府積極回應民生需求的應有之義,也是推動中國經濟從過度依賴投資、外貿動力轉向更加依靠服務需求支撐的改革舉措。

其次,要實現上述服務産品提供的更加多元、優質、有效,一個必要條件便是打破行業壟斷和市場壁壘,充分吸引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有效參與。我國服務領域之所以面臨有效供給不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服務行業普遍存在政府過度管制。比如電信、石油、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原本可以更多發揮市場力量提供服務,但由於行政保護、行業封閉等原因,社會資源難以充分進入,更無法形成公平有效的競爭。因此,解除對這些行業的不當政策管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加大投資力度、推動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將會明顯提升這些行業的資源分配效率,改善國民經濟的運轉效率和民生水平。因此,《意見》圍繞上述領域提出了一系列鼓勵吸引民間資本進入的辦法。可以預料,有關部門下一步應會在《意見》內容基礎上制定出具體可以操作的辦法。希望這些措施能夠更加具體明確、加快出臺。

再次,限制我國服務業發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投融資渠道不夠順暢合理。表現在:一方面,在城鎮化速度加速發展時期,公共服務資金投入完全依靠政府財力,必然導致一些地方政府財政吃緊,債務率過快上升。這就需要在政府財政收入和政府融資之外,開闢新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發揮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的力量。另一方面,目前無論政府融資還是社會資本融資,主要還是通過銀行借貸這一傳統模式。但這種既有的金融體系要求融資企業資金週轉率高、投資回報風險低、必須有大量抵押品等。這些要求建立在傳統工業生産模式之上,卻與服務業特點大相徑庭。因此,此次《意見》在“鼓勵社會投資”的同時,特別強調“創新投融資機制”,就是考慮到要實現上述行業發展,必須建立一套與傳統銀行體系具有不同風險收益考量,包括信貸、政策性金融、債權股權、創投基金等在內的多層次多樣式融資模式。總之,只有打破不當政策管制,又提供創新金融支持,實現“兩翼齊飛”,社會資本才能實現“既進得去、又進的好”。(張偉)

責任編輯: 盧靜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