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用政府權力“減法”換取創新創業“乘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03 20:24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中國經濟要轉型升級,向中高端邁進,關鍵是要發揮千千萬萬中國人的智慧,把‘人’的積極性更加充分地調動起來。”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説。

    當天的會議部署在更大範圍推廣中關村試點政策,加快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李克強強調,中關村試點政策的實質是通過政府的簡政放權,調動千千萬萬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他説:“我們要通過政府放權讓利的‘減法’,來調動社會創新創造熱情的‘乘法’。”

    當前擴大中關村試點政策“適逢其時”,有利於打造中國經濟新的“發動機”

    李克強説,當前擴大中關村試點政策“適逢其時”,有利於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中國經濟新的“發動機”。

    他説,本屆政府成立以來,大量工作都在圍繞就業、創業和創新展開。通過簡政放權推進創業創新,不僅有利於帶動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發展,也會催生更多成長性企業發展。

    “推動大眾創業、鼓勵科技創新,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也有利於提升我國關鍵技術的競爭力,促進更多的大企業適應國際競爭的激烈挑戰。”李克強説。

    關鍵要發揮千千萬萬中國人的智慧,把“人”的積極性更加充分地調動起來

    4年前,正是李克強的直接推動下,中關村試點政策破繭而出。在一次考察中,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要求,相關部門要全力支持中關村先行先試,開展鼓勵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旋即,科技成果處置收益權改革、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政策試點等“1+6”系列先行先試政策,掀起了中關村新一輪改革的浪潮。

    3日的常務會議上,李克強説,試點政策實施4年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北京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過程中發揮了突出作用。更重要的是,改革充分調動了科研人員,也就是“人”的積極性。

    “我們過去管得太死了!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科技人員一旦有了科技成果,獎金就要和所有職工一起分。表面看,這樣似乎顯示了公平,但實際上卻抑制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反而沒了效率。” 總理感慨道。他説,改革開放之初,中關村只是一小步的改革嘗試,就催生了今天的聯想集團;如今在更大範圍推廣中關村試點政策,意義絕不僅僅是優惠那麼點稅收,更主要的創新體制機制。

    不要像“釣魚”一樣再搞那麼多指標、評審和審批了,我的建議就是“加快”!

    指著文件中“穩步推進”等字樣,李克強明確要求“要進一步解放思想”。

    “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不要像‘釣魚’一樣再搞那麼多指標、評審和審批了,我的建議就是‘加快’!”他説,“東中西部,科技高新區集中的地方,讓他們都可以享受政策紅利,讓願意創新的人擁有廣闊的空間,讓願意創新的企業儘快壯大起來。”

    總理説,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過程,本身是中央政府放權、讓利的過程,如果考察論證的過程過於繁瑣,那説白了,就是“權放得不夠”。他説,我們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把權力更多用在事中事後的監督監管上來。

    “中央放下來的權,決不能截留在高新區裏,要真正落在企業、落在個人頭上。當然,稅務部門也要監督企業,絕不能偷稅漏稅。政府的觀念要改一改了,不能再用‘家長’心態管理企業了!”他説。

    科技人員主要是靠“頭腦”出去創業,沒人會拿你的設備

    李克強指出,許多高新區原本就有與中關村相似的優惠政策:對技術骨幹和管理骨幹給予期權等激勵政策。但這些優惠政策經常有一個限制前提: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而且一定要是“國有高新技術企業”。

    “按照過去的規定,如果是幾個合夥人辦的股份制企業,就享受不了這些優惠政策。但現在,我們要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什麼不能對不同所有制一視同仁呢?”

    總理説,在科研機構改革之初,曾經有人擔心,改革很可能會造成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國有資産流失”。

    “後來我們看到了,這種情況沒有出現!科技人員主要是靠‘頭腦’出去創業,沒人拿你的設備!”李克強説,“我們要相信科技人員,激勵他們釋放更多的創造力。説不定哪一天,這些創業者中間就能誕生中國的蓋茨和喬布斯!”

    我們給中關村、上海自貿區的政策,其實就是簡政放權的政策,很多都可以在更大範圍、甚至全國範圍推廣

    在強調“加快”的同時,李克強要求有關部門也要認真研究,將諸多鼓勵科技創新和産業化的改革政策,在更大範圍複製推廣。

    “説句實在話,我們給中關村、上海自貿區的政策,其實就是簡政放權的政策,很多都可以在更大範圍、甚至是全國範圍推廣!”李克強説,“但現在,我們總是弄一些‘政策洼地’,讓各地來‘爭’。其實很多政策完全可以是普惠性的!”

    總理強調,改革走到今天,不能再搞這一塊、那一塊的區域分割。看不準的改革可以試點,然而一旦成熟就要加快推廣複製,該普惠的就要普惠。

    “政府部門要加快轉變職能!”李克強説,“在推廣普惠性政策後,更多的精力要放在加強指導監督、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上來。讓中國經濟更有質量、更重效益。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中國經濟新的支撐。”(肖楠)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