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加高後的丹江口水庫大壩(11月17日攝)。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標誌性工程,丹江口大壩加高是將20世紀70年代竣工的大壩高程由162米提升至176.6米,從而使水庫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抬高到170米。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即將正式通水。清澈的江水將從丹江口水庫河南淅川縣陶岔渠首出發,沿豫西南一路向北,跨過沙河、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經過各類渡槽、倒虹吸、隧洞等建築物2000余座,蜿蜒自流1200多公里後最終抵達北京。 2003年開工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主要向京津冀豫供水,計劃年均調水95億立方米,可向沿線19個大中城市及100多個縣(市)提供生活、工業用水,兼顧農業用水,有效緩解4省市的水資源短缺狀況。工程建設期間,共完成丹江口水庫移民安置34.5萬人,工程佔地搬遷6.5萬人,遷建16個城(集)鎮,復建和一次性補償160家企業、609家單位,搶救和保護文物點609處。 新華社記者郝同前攝 這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河南淅川縣陶岔渠首(10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張宇攝 這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沙河渡槽(9月25日攝)。沙河渡槽工程全長11.9公里,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沙河渡槽共跨越了3條大河,托送一渠清水北上。新華社記者殷剛攝 這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穿黃(黃河)工程南岸施工資料照片(2010年11月23日攝)。穿黃工程全長19.3公里,其中穿黃隧洞長4.25公里。在河床下23到35米深處,兩條穿黃隧洞徑直穿過,北上的江水由此穿越黃河。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咽喉”,穿黃隧洞是國內第一條穿越黃河的輸水隧洞,工程地下連續墻厚度和深度均居當前國內之最。 新華社發(南宣供圖) 這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穿過河南省焦作市市中心(10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張宇攝 這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石家莊段(右)與京石高鐵“並肩而行”(5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這是南水北調中線北京段渠首北拒馬河暗渠節制閘(10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殷剛攝
這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工程示意圖。新華社發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