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吳晶晶)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後,沿線的歷史文化遺産如何做到實時監測管理?大型油田如何實現信息化管理,減輕巡檢人員的壓力?……這些過去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解決的問題,如今靠一張“天地圖”就能輕鬆搞定。 “天地圖”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主導建設的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以公益性為主,為公眾、政府和企業提供地理信息服務。上線4年來,一項項基於天地圖開發的應用系統,正使城市管理越來越“聰明”,也讓百姓生活更加便捷。近日,記者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天地圖中國行”活動近距離體驗了天地圖的廣泛應用。 在江蘇揚州,大運河(揚州段)遺産監測預警平臺基於天地圖提供的在線地理信息服務,對大運河沿線近40個歷史文化遺産進行全方位展示。借助平臺,有關部門還可對水位、堤防、航運、水質、水生植物以及氣象、防火、遊客流量等進行實時監控,為大範圍遺産保護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 在天津,利用天地圖(天津)搭建的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平臺,可以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做到快速定位、綜合分析、統一指揮,確保生産、加工、流通、消費環節食品經營流向可控、源頭可溯。公眾輕點鼠標,就能查到周圍一定範圍內由衛生監管部門認定的優秀、良好、合格等不同衛生標準的餐廳,並獲得詳細信息和線路。 浙江省將天地圖用到了治水領域,將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中各類普查現狀、規劃、建設工程、視頻監控、聯絡人、河長、水雨情、颱風、水質監測等信息集成整合到“一張圖”上,把看不見的地下雨水管網、污水管網、供水管網等情況,變成看得見的信息、數據,實時顯示、實時監控。 在新疆克拉瑪依,通過天地圖油田三維應用平臺,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在網上查看各油田、採油廠、作業區的站庫、管線、設備的屬性信息,實時查看採油井的生産數據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蘭州市政府依託天地圖構建了一個實景化三維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大到人口管理、小到社區服務都可在實景地圖上完成。利用這個系統,老百姓可以查到小區旁有哪些街道、車能不能進出,動動手指就能搜索到身邊最近的自行車租賃點。 目前,天地圖的應用服務已經覆蓋規劃土地、建設交通、公安消防、應急包圍、農業、市容、文物保護等諸多領域,在城市發展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推動天地圖的廣泛應用,有關部門還組織了天地圖應用開發大賽,基於天地圖開發的上海地鐵監護測量系統、合肥中小學學區查詢網站、全國實時油價查詢系統、失蹤兒童信息查詢匹配網等一批項目脫穎而出,將進一步拓展天地圖的應用領域。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閔宜仁介紹説,天地圖一期工程今年已通過驗收,完成了國家級主節點數據庫建設,數據總量約80TB。天地圖在北京、克拉瑪依、長沙的數據中心也已啟用,將為公眾提供更好的應用服務。 不久前,天地圖國家數據中心在天津濱海新區未來科技城揭牌,預計2016年將建成具有2000臺服務器規模的天地圖國家數據中心和全球數據服務基地,面向全球提供地理信息數據服務。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