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儀式上的特殊群體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13 15:4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記者 蔣芳、蔡玉高)13日舉行的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氣氛莊嚴肅穆,一萬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靜靜肅立。其中,有幾個特殊的群體值得關注。他們是誰?有何故事? 

   10名倖存者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那段慘痛歷史的“活證”,也是公祭儀式上的主角之一。包括與習近平總書記共同揭幕國家公祭鼎的夏淑琴在內,共有10位倖存者參加了當日的儀式。

85歲的夏淑琴,一家9口遭日軍殺害7口;87歲的余昌祥,生父死於大屠殺,養父也被日軍捅成重傷;77歲的阮定東,爺爺被日軍用刺刀捅傷大腿及腹部,幾天后不治身亡;85歲的周湘萍,父親與爺爺死於大屠殺;91歲的王義隆,被日軍在頭上砍了一刀僥倖逃生,至今仍留有疤痕;78歲的傅兆增,曾遭日軍槍擊左腿留下傷疤,目睹姑媽被日軍打死;90歲的岑洪桂,他的家被日軍放火焚燒,未滿2歲的弟弟被活活燒死,本人也被推入火海燒傷腿部……

或許沒有人比89歲高齡的李高山心情更加複雜。他既是參加過南京保衛戰的老戰士,又是倖存者代表。“能參加國家公祭儀式十分激動,這是國家銘記歷史的舉動,今天我們也要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老人告訴記者,他今年2月份腦中風,但很幸運還能走路,還能來到公祭儀式上。“只要我能活著,我就一直要作證。”

據紀念館統計,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僅剩100多人,平均年齡超過80歲。

外國紀念館館長、外籍證人遺屬

俄羅斯衛國戰爭紀念館館長扎巴洛夫斯基應邀前來參加公祭儀式。他表示:“能夠在南京參加首個中國國家公祭活動我很榮幸。公祭儀式非常莊重,令人印象深刻。”

當天,許多重要外賓參加了公祭儀式,外國紀念館館長中,除扎巴洛夫斯基外,還有韓國獨立紀念館新任館長尹柱卿等。

部分曾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幫助中國人的外籍證人遺屬也被邀請參會。如南京大屠殺期間鼓樓醫院美籍醫生裴瑞德外孫斯巴克,裴瑞德曾冒著生命危險投入到救死扶傷的醫護工作中,救助了大量難民;丹麥人辛德貝格外甥女瑪麗安,辛德貝格曾直接或間接救助一萬餘名難民,並在返回歐洲後將日本軍隊在南京的暴行公之於眾。

此外,所有遭受過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駐華使節,以及德國、以色列的駐華使節。

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父母也來到公祭儀式現場。1997年,張純如撰寫的英文專著《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在美國出版,為在英語世界傳播南京大屠殺真相作出了卓越貢獻。

為真相奔走的日本友人

松岡環、山內小夜子、大東仁……公祭儀式上的日本人受到關注,他們雖然來自那場戰爭的加害方,但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將尋找南京大屠殺真相並向日本社會進行傳播。

“非常有幸能參與這樣高規格的祭奠活動中。”松岡環説,多年來始終堅持為南京大屠殺歷史求證的她表示,這20多年中,她明顯感覺到,中國人對歷史(南京大屠殺)越來越重視,舉行國家公祭,是在向世界宣佈,中國是一個不忘歷史、愛好和平的民族。”

山內小夜子,從1987年第一次到南京至今,一直致力於為尋找和傳播南京大屠殺與日本侵華真相而奔走,並在今年參與了狀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違憲。“又一次來到南京參加國家公祭儀式,非常感慨。作為加害國的日本至今有很多人不了解那段歷史的真相,我希望中日兩國都能夠牢記歷史、面向未來,希望南京能夠成為向全世界傳遞和平信號的起點、原點。”山內小夜子説。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