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 通航 發電 抗旱——三峽工程凸顯“四大效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13 18:3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宜昌12月13日電(記者劉紫淩、吳植、梁建強)在12月14日三峽工程開工建設20週年紀念日到來之際,記者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獲悉,隨著三峽工程由建設期過渡到運行期,以及連續5年成功實施175米試驗性蓄水,工程運行環境越來越好,防洪、通航、發電、抗旱等多重功能全面發揮,綜合效益達到預期水平。

    防洪是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目的,也是三峽工程的主要功能。自古以來,長江水患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從漢初至清末的2000多年間,長江平均每10年會發生一次洪水災害。近現代以來,長江依然桀驁不馴。最近的一次肆虐是在1998年,受災嚴重的中下游五省共計死亡1562人,直接經濟損失2000億元。

    三峽工程建成運行後,擁有221.5億立方米防洪庫容的三峽水庫使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能有效保護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地區1500萬人口和2300萬畝良田,使人們面對長江洪水"逆來順受"的歷史一去不復返。

    三峽工程運行11年來,兩次遭遇大洪水,最大流量都超過1998年特大洪水峰值,但工程攔洪削峰40%,有效緩解了中下游地區的防洪壓力。

    三峽工程的通航效益十分顯著。過去長江中上遊淺灘、險灘、暗礁密布,歷史上有"川江不夜航"的説法。但三峽建壩特別是175米試驗性蓄水啟動以來,庫區水深提高,水速降低,湖北宜昌至重慶660公里的三峽庫區以及長江中游的航道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昔日不夜航的川江實現了全年全線晝夜通航。同時,航運成本降低,庫區航運業迅猛發展,使長江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

    儘管三峽建壩蓄水後,壩上壩下水位落差巨大,但得益於三峽雙線五級船閘的興建,大小船舶可如同"爬樓梯"一樣通過大壩。據統計,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內河船閘自2003年投運以來至今,已累計通過貨物7億噸,是三峽工程蓄水前、葛洲壩船閘投運後22年過閘貨運量總和的3.5倍。

    隨著萬噸級船隊及5000噸級單船可由下游直達重慶,長江上遊地區港口大型化、專業化、機械化、現代化進程加快,相繼建成了重慶主城寸灘、萬州江南、涪陵黃旗為代表的一批5000噸級港口群,以及我國最大的內河水路、鐵路、公路聯運樞紐港——果園港。

    三峽工程的發電效益巨大。三峽電站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是世界最大水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産基地。作為我國西電東送工程的重要電源點,三峽電站目前年發電量近900億千瓦時,輸送到華中、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惠及湖北、河南、江蘇、廣東、上海、重慶等九省二市。

    以上海地區為例,三峽電是上海區外來電的主要部分,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上海用電緊張局面。西南地區的清潔水電送到上海,有利於減少上海本地燃煤發電所帶來的污染,減少霧霾發生率,解決上海能源消費平衡問題。

    據統計,三峽電站運行11年來持續安全高效運行,累計發電超過8000億千瓦時,不僅為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而且為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為國家"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提供了強大支持。

    隨著調度方式的不斷優化,三峽工程還擴展出抗旱補水等生態效益。每年冬春長江枯水期,上游來水大幅減少,三峽水庫加大泄量以補充長江中下游生産生活用水,成為蓄豐補枯的"水資源銀行"。

    三峽工程從2010年以來已多次在冬春長江流量較小的時段向下游補水。今年一季度,三峽工程為長江中下游補水110億立方米,日均出庫流量由6000立方米/秒增加到7000立方米/秒。

責任編輯: 黃林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