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 倪元錦)北京市環保局17日發佈的APEC空氣質量保障措施效果評估結果稱,會期北京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若北京及周邊地區未共同採取保障措施,則會期PM2.5濃度預計比實際濃度增長61.6%,或達69.5微克/立方米。 據分析,APEC會議期間,北京市減排措施對PM2.5濃度削減約為19.8微克/立方米,區域污染傳輸減少約6.8微克/立方米。 會議期間,北京市環保局針對各項空氣質量保障措施開展效果評估,前期經專家組對工作方案和初步結果的科學論證,曾于11月13日公佈《空氣質量保障措施效果初步評估技術報告》。此後,北京市環保局及相關科研單位,重點針對會議期間的臨時措施,深入開展評估研究,以進一步把握規律、總結經驗,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17日發佈的評估結果顯示,採取會期保障措施與不採取措施相比,北京市分別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PM2.5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約39.2%、49.6%、66.6%、61.6%和33.6%。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方力説,成果的取得,除周邊省區市實施工業停限産、機動車單雙號行駛等臨時性減排措施發揮減排效益外,北京市本地減排效果主要得益於機動車限行與管控、燃煤和工業企業停限産、工地停工、加強道路保潔、調休放假等。 評估結果認為,空氣污染是人類生産、生活排放與自然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需要全社會積極行動,未來需加快城市功能優化調整,努力降低人為排放活動強度。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保障措施具有綜合施策、協同減排的特點,最終都有效降低了人為活動帶來的污染排放強度,因此須堅定不移地加快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強化産業結構調整、人口總量控制、施工規模總量控制等源頭控制措施,實現污染治理重心向源頭控制轉移。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