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本年收官外交“一箭三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18 08:46 來源: 新京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從和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共進早餐,敲定180億美元的“光明大道”合作計劃,到即將與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共同出席中國企業承建的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項目竣工儀式,已然過半的總理亞歐行可謂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中國與中亞、中東歐發展潛力得釋放

  當然,如果僅僅從物盡其流的層面觀察總理此行會顯得失之偏狹。中國有一句古話,同類相依,同義相親,同難相濟,同道相成。無論是助力“光明大道”計劃,還是依託匈塞鐵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等打造亞歐海陸聯運新通道的規劃,背後都有著利益共通的戰略考量:一方面,中亞與中東歐作為新興市場國家集中的地區,亟須以基礎建設為牽引提振經濟,打好進一步發展的底子;另一方面,作為擁有大量富餘而優質産能的中國,則需要借助世界市場走上更加優化版的經濟發展路徑。這種天然的互補性決定了,雙方相向而行,各自所擁有的巨大發展潛力必然能得到極大釋放。從這一層面上,總理此行可稱是潛力之交。

  事實上,其效果已經在逐漸釋放。中哈簽署價值140億美元的合作文件以及就180億美元的“中哈合作框架協議”達成初步共識,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發表《貝爾格萊德綱要》,從九個領域詳細列數了未來一年中國—中東歐合作的路線圖。文件與數字之外,是一系列更具説服力的歷史坐標。到今年6月,上合組織已經走過了13個年頭,而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儘管于2年前才開始,卻已成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探討如何深化務實合作的最高級別對話機制。

中國積極參與促進全球經濟復蘇過程

  將蛋糕做大,再由各國人民共享,無論是歷史上的老朋友,還是現實中的新夥伴,都已經清楚地感受到中國尋求合作共贏的誠意。這一點在李克強總理此行中顯現得尤其明顯,無論是以哈語問好開始自己的講話,還是在多邊會議中逐一和每一位到會的領導人安排單獨會面,都令當地企業家與民眾産生了非常強的親近感。

  在李克強總理抵達塞爾維亞時,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曾發表了一篇題為《塞爾維亞和中國的友誼橋》的文章,作者正是武契奇。在文章中,塞爾維亞總理稱中國已經“在全球經濟中處於中心地位。它不是世界低成本製造業基地,其經濟的未來在科技和品牌開發領域。”在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結束後,美聯社也發表評論稱此次會晤舉行的時機“意義重大”,並以“魅力攻勢”形容李克強總理在此行中的表現。

  盤點李克強總理的此次出訪,不難發現,一條由東而西的通路已然形成,而背後正是中國積極參與促進全球經濟復蘇與規則重塑過程的努力。

總理外交之要:尋找彼此最大契合點

  顯然,在李克強總理的此次出訪中,這種明確的意願和擔當收穫了國際社會積極的回應。從這個角度上看,總理本年度的收官外交行是一次潛力之交、合力之交,更是一次魅力之交,堪稱一箭射三雕。而借此解讀總理的外交之道,其要義正在於以尋找彼此最大的契合點、最大的互補優勢為出發點。有此格局,世界可跳出零和博弈,人民能實現福祉共享。(趙之林)

責任編輯: 薛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