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批示發展融資擔保機構 專家稱將助力中小企業渡過短期難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19 12:33 來源: 中國廣播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在成長過程中最難過的一道坎就是“缺錢”,國務院昨天召開全國促進融資性擔保行業發展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批示,要有針對性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發展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完善銀擔合作機制,擴大小微企業和“三農”擔保業務規模,有效降低融資成本。

    一份由西南財經大學等機構發佈的《中國小微企業發展報告2014》顯示,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比例是46%,11.6%的申請貸款被拒;全國有4.8%的小微企業資産小于負債,在有負債的小微企業中,超過兩成已經資不抵債,以此推算,中國已經有267萬家資不抵債的小微企業。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解決小微企業和“三農”的融資問題,既要有專門的擔保機構,又需要適合的抵押品,理順渠道是關鍵。

    趙錫軍:抵押擔保對信貸資金來講是一個大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講,很多信貸資金要進入企業,要求企業有抵押、有擔保,但小微企業可能沒有充分的抵押品,又很難找到擔保,那就拿不到資金。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第一要有專門的擔保機構,另外要找出一些適合小微企業用的抵押品和抵押物,這兩個可能是要解決的問題。

    關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批示發展融資擔保機構,由政府出資控股參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吳慶進行深入分析。

    經濟之聲:就像李克強總理所説,發展融資擔保是破解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和關鍵環節,渠道不暢一直是一個大問題,資金的活水流不到小微和三農企業,最大的瓶頸是什麼?

    吳慶:當下的瓶頸還是我們銀行的體系非常不完整,金融機構服務沒有做到位,另外監管也監管過多,讓銀行有一些能做到的事情沒有做到。還有就是信用體制不完善,很多企業的誠信狀態不盡人意,我們把它叫做生態環境、金融生態環境不夠好,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系統性綜合症。

    經濟之聲:您特別提到了信用體系繼續建設,解決的難點在哪呢?

    吳慶:難點就是我們需要很長時間來培育它,同時在培育過程中,還要有一套支撐它的法律體系、法律框架以及執法體系。就是説,在市場環境情況下,需要一套信用體系,對於賴帳的人,要有懲罰、約束,比如不久前公佈的70萬“老賴”不能乘飛機、不能乘高鐵等,限制高消費,這就是一種制度安排。

    另一方面,在出臺懲罰措施的同時,還要注意有一些基本權利的保護。懲罰也不過度,比如有限責任制度,出資人只用承擔有限責任。我們現在在這方面做得也不夠好,很多借債的人必須把自己的家庭財産搭在裏面,一旦企業破産,企業的賬目跟自己家庭的賬目連在一起承擔責任,導致企業家不堪重負。有限責任公司“有限”的兩個字,我們還是要做的到。

    經濟之聲:昨天的國務院電視電話會議提到,地方政府要設立更多由政府出資控股參股的融資擔保機構,由政府出資控股參股,可以對社會資金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發展起到帶動作用。通過政府出資控股、參股來增加擔保的實力,對出資人來説信心增強了,那如何來控制不良率,如何控制政府出資擔保的擔保公司的風險和成本?

    吳慶:關於政府出資擔保公司,我覺得這種模式是不太有問題的,也符合現在政府的導向叫做PPP模式,建立這種治理結構,可以參照有限責任公司,還可以參照LP、GP的模式,這都不成問題。在短期內我也相信它會發揮作用,現在我們有一些民間擔保公司,遇到經濟週期下行,出現了資金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有政府施以援手,幫它渡過短期難關,肯定是有好處的。

    但是想要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和三農金融問題,還要需要更多的努力,不僅這一種方式,我們還要嘗試很多的模式,不僅嘗試債券模式,更應該採用股權等多種模式來解決。另外,還要做出一些基本功,政府要建立合理的法律體系、法規體系等。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