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研經費投入強度全國第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22 09:01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5年來,北京經濟發展正在經歷哪些“變”與“不變”?昨日,市統計局發佈本市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部分數據。其中,引人注目的是,2013年全市科研經費支出1185億元,比2009年增長77.2%,其中科研經費投入強度達到了6.1%,位列全國第一。科技創新對本市經濟發展的推動力日益增強,並且使得本市經濟更加集約化發展。

    “普查結果顯示,北京正在向‘高精尖’的經濟結構調整。一方面生産性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等為代表的高端産業分量越來越重,另一方面産業的高端環節,諸如總部經濟大放異彩。”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對記者説,不過北京經濟發展仍存在總部企業跨國程度不足、部分低端産業盤踞不前等問題,仍需進一步推進産業“高端化”,並在經濟結構轉型上下更大功夫。

    科技創新驅動力強大 科研經費投入強度達6.1%

    “一天的科研投入就得一輛帕薩特。”在全國首個成功研製上市四聯疫苗後,北京企業民海生物副總經理、技術帶頭人魏文進這樣總結背後的科研投入,“值得!”這種疫苗能夠幫助幼兒從原本要打8針疫苗才能預防百白破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等4種疾病,變成只要2針疫苗就能完成。

    在美國矽谷,互聯網老牌公司谷歌正在進行一個個諸如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操控熱氣球等前沿項目的試驗;而在北京中關村,百度則在人工智慧領域創造著自己的記錄——目前“百度大腦”已經具備2至3歲的孩子智商,百度圖像識別能力甚至超過了谷歌。百度副總裁王勁告訴記者:“互聯網公司平均把營收的7%投入研發,百度的這個數字則超過了11%。”

    在一個個如同百度、民海生物等企業的聚集作用下,本市科技創新驅動呈現積極變化,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昨日,市統計局局長王文傑介紹,2013年本市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了6.1%,位列全國第一,這也讓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對全市工業和服務業效益提升帶動作用日益明顯。

    科技創新驅動也帶動了本市經濟發展方式更集約。2013年,全市每萬元GDP能耗0.415噸標煤,比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時下降23.7%,處於全國領先地位。“5年間我們以年均3.1%的能耗增長支撐了8.8%的經濟發展。”王文傑説。

    科研經費投入強度,指的是科研經費在國內或地區生産總值中的佔比,是衡量主體自主創新、研發投入力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科研經費投入強度首次突破2%,達2.08%。北京在科研經費投入強度上足足達到了全國平均水平的近3倍。

    本市經濟普查每5年一次,是為了全面調查北京市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的發展規模及佈局,特別是第三産業的發展情況。這次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資料為2013年年度資料。

    總部經濟佔比近7成 資産總量首次超百萬億元

    截至2013年年底,世界500強企業中有48家總部落戶北京,數量居世界第一。這也意味著北京首次超越擁有47家總部的東京,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500強企業“總部之都”。

    普查結果顯示,全市法人單位資産總量在2013年再上一個臺階。2013年末,全市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的法人單位資産總量為122.1萬億元,比2008年末增加57.4萬億元,增長88.8%,首次突破百萬億元大關。其中,二産資産總量為5.1萬億元,三産為117.0萬億元,佔比達到95.8%,年均增長13.5%,成為毫無疑問的中堅力量。

    其中,總部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進一步鞏固。2013年,總部企業及在京下屬分支機構3937家,擁有資産82.7萬億元,佔全市法人單位資産總量的67.7%;吸納從業人員309.8萬人,佔全市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27.9%。總部企業超7成集中在朝陽區、海淀區、西城區和東城區,空間聚集效應明顯。

    佔二三産就業人數五成多 中小微企業吸納606.2萬人

    去年6月的一個週四上午,回國創業剛半年的王昊和小夥伴們成功從海淀工商所捧回了自個兒的營業執照,註冊名稱為北京昊恒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卻只是一個工位,“北京市海淀區海淀大街3號1幢801室810L”。當時他們的團隊只有4個人,辦公場所是自個兒租的民房,地點不合格,想要註冊公司難之又難。創新工廠、車庫咖啡等11家全市首批政府正式批准的創業期科技型企業集中辦公區的開業,讓他們成功用一個工位註冊了一家公司。

    今年3月,隨著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的落地,“一元錢辦公司”在北京成為可能。剛剛走出校園的王世棟和他4位同學拿到了編號為“000000001”的新版執照。公司成立後一個多月,他們在淘寶銷售的3D打印機已有上百台,在同類産品中銷量第一。

    降低企業註冊門檻,幫助一大批充滿創新活力的中小微企業在本市活躍。普查結果顯示,2013年末,全市共有中小微企業法人單位58.0萬個,比2008年末增長1.4倍,佔全部企業法人單位的97.4%。從業人員606.2萬人,比2008年末增長25.3%,佔到了全市二三産法人單位從業人員1111.3萬人的一半以上,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就業崗位。

    對此,趙弘分析表示,一方面中小微企業的確在解決就業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同時中小微企業也需要朝專業化、高技術化、高端化方向發展,“中小微企業中仍有不少是屬於零售、批發等非技術密集型行業,這也導致了這部分企業數量和資産總量、營收並不成正比。”

    海淀就業人員最多 53.6%就業集中在功能拓展區

    東南西北,從皇城根兒到遠郊區縣,哪個區域的法人單位最多,哪兒的上班族最多?昨日的普查結果也公佈了一幅有趣的“地圖”。

    普查結果顯示,相比于東西城核心區,企業更集中在豐臺、朝陽、海淀、石景山這四個功能拓展區。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法人單位中,首都功能核心區8.2萬個,佔13.0%;城市功能拓展區35.1萬個,佔55.6%;城市發展新區14.7萬個,佔23.4%;生態涵養發展區5.1萬個,佔8.0%。産業活動單位中,首都功能核心區1.8萬個,佔20.6%;城市功能拓展區4.3萬個,佔50.4%;城市發展新區1.8萬個,佔20.5%;生態涵養發展區0.7萬個,佔8.5%。

    就業人數方面同樣如此,全市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的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區,達595.6萬人,佔53.6%;其中海淀區的從業人員最多,達到242.6萬人,這個數字超過了整個核心區的從業人員總數。

    “這反映了北京非核心功能疏解的大趨勢,包括城市功能拓展區,發展新區都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關鍵要素。”王文傑表示。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