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適應新常態 加快農業現代化
——透視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傳遞出的五大新信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24 10:3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王宇 于文靜 林暉 劉羊旸)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3日在京閉幕。在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的背景下,會議對推進農業現代化做出重大部署。會議傳遞出哪些新信號?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相關專家學者。

面臨挑戰前所未有破除“天花板”“緊箍咒”迫在眉睫

會議提出,隨著國內外環境條件變化和長期粗放式經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逐步顯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

“我國農業生産正遭遇生産成本上升、財政補貼壓力加大兩大‘天花板’,以及環境資源雙重約束兩道‘緊箍咒’,若繼續這樣下去,農業能否可持續發展需要打上問號。”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李國祥指出。

目前我國糧食生産實現“十一連增”,農民增收實現“十一連快”。然而在糧食連年豐收的背後,我國農業持續發展的壓力明顯加大:一方面,我國農業資源稟賦不足,人均耕地和水資源分別佔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另一方面,農業生産過度依賴農藥和化肥的投入,造成土壤地力的下降,給農産品質量安全帶來隱患。

“靠什麼破題‘天花板’、破解‘緊箍咒’?只有靠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靠加快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從依靠拼資源消耗、拼農資投入、拼生態環境的粗放經營,儘快轉到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的集約經營上來。”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朱立志説。

農業已成四化“短板”推進農業現代化刻不容緩

會議提出,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和支撐,目前仍是突出“短板”。

“與飛速行進著的城鎮化、工業化和信息化相比,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相對滯後,嚴重影響四化的同步發展。此次會議對農業現代化的‘短板’表述,凸顯中央對農業現代化的高度重視。”李國祥説。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認為,農業現代化是我國四化建設中的“關鍵變量”,直接關係到工業化、城鎮化的順利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順利,勞動力就能轉移出來,才能更好促進城鎮化發展。如果農業現代化發展不好,勞動力、土地資源等潛力沒有充分釋放,那麼工業化、城鎮化也是危險的。

專家指出,從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歷程看,一些國家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建設進程中,注重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從而平穩較快地邁進現代化國家行列。相反,一些國家沒有協調好四化關係,忽視了農業現代化,結果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的發展,出現了農業萎縮、農村凋敝、農民貧困的情況,導致社會動蕩、經濟停滯,現代化進程受阻。

大力發展農業産業化“第六産業”呼之欲出

會議提出大力發展農業産業化,提出要把産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産業組織方式引入農業,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互動。

“會議提出三産融合,凸顯未來我國農業産業發展的新方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告訴記者,一二三産業的融合互動,被稱為‘第六産業’(1+2+3=6),農業由單純的農作物生産向農産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閒服務業等領域交融發展,産業鏈得以延伸,實現農業附加值的增加和農民的增收。

“三産融合是農業發展的一大趨勢,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已經探索出比較成熟的發展經驗,目前我國一些地區農業發展正在向這一階段靠近,這是我國邁向農業現代化、實現提質增效的新機遇。”李國祥説。

鄭風田指出,應在條件允許的地區推動農産品加工業和休閒農業發展,讓現代農業“接二連三”,既能接入加工業的“二産”,也能連接休閒農業的“三産”,延伸現代農業的産業鏈條,讓三産融合成為拉動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

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要因地制宜允許“探索、探索、再探索”

會議提出,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方式多種多樣,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允許“探索、探索、再探索”。

“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勞動生産率和機械化程度偏低,原因之一在於土地經營過於分散。此次會議提出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有利於發揮農業生産的規模效益,提升農業勞動生産率,並促進就業向二三産業轉移。”中金公司農業分析師邊泉水説。

專家指出,會議提出要因地制宜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體現出對基層首創精神的尊重。

“土地流轉已成為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重要方式。但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方式多種多樣,並非只有土地流轉一條路,從各地實踐看,還包括土地入股、土地託管等多種形式。”朱立志説。

李國祥認為,會議提出允許“探索、探索、再探索”,這是對農民首創精神的尊重和鼓勵。“30多年前大包乾,當時中央的意見是‘可以、可以還可以’,中央對群眾首創精神的尊重一脈相承。”

首提“人的新農村”新農村建設內涵變豐富

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

“‘物的新農村’是指道路、飲水、電力設施和住房條件等人居環境的改善。推進‘人的新農村’是指建立健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關愛農村‘三留守’群體、留住鄉土文化和建設農村的生態文明。會議首次提出‘人的新農村’,凸顯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更高要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説。

長期以來,我國在“物的新農村”方面關注較多,對“人的新農村”建設和關注不夠。同時,近年來農村出現了新情況,農民外出打工導致的“空心村”增加,“三留守”問題突出,“人的新農村”建設亟需提到日程上來。

對於如何推進“人的新農村”建設,程國強認為,今後一要建立農村留守老人、兒童、婦女的關愛服務體系,建立健全養老、教育、醫療等農村公共服務,讓“三留守”有依靠有保障;二要做好農村傳統文化、鄉土文化的保護,不讓農村變成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和記憶中的故園;三要做好農村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保護,建設農村生態文明。

責任編輯: 張維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