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2014年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工作盤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25 15:26 來源: 氣象局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氣象事業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堅持不懈地推進氣象現代化。”鄭國光在2014年夏季中國氣象局黨組中心組學習情況通報會上如是説。2014年,從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氣象服務,到雲南魯甸抗震救災氣象服務;從沿海等地妥善應對颱風災害,到京津冀科學推進大氣環境治理。氣象現代化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而在這一切的背後,則是中國氣象局黨組夙夜為公,悉心佈局;各地、各級政府積極響應,協調推進;全國氣象部門認真落實責任,攻堅克難。2014年即將過去,面對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的時代使命,中國氣象人把每一步,都走得無比堅實。

    局黨組帶頭 抓好關鍵一年

    2006年,國務院3號文件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結構完善、功能先進的氣象現代化,使我國氣象整體實力接近同期世界先進水平。

    “2020年”,既是必須完成任務的“紅線”,更應是果實豐收之時。從2011年中國氣象局開展氣象現代化試點工作,到2013年《關於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工作的通知》印發,氣象現代化從試點轉向全面推進階段。即將過去的2014年,則成為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承上啟下的一年。

    中國氣象局黨組在黨組書記鄭國光的帶領下,審時度勢、銳意進取、精心謀劃,在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進程中起到了關鍵推動作用。

    2014年,3次中國氣象局黨組中心組學習會議、全國氣象局長工作研討會、氣象部門司局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均強調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的重要性。今年,中國氣象局共召開了3次國家級氣象現代化推進會議,還組織專家對國家級氣象現代化進行座談。局黨組帶頭參與學習、討論,使大家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增強了信心,明確了方向。

    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必須要做好頂層設計。在2014年,《省級氣象現代化指標體系和評價實施辦法》《國家級氣象業務現代化目標任務和評價方案(2014-2020年)》《國家氣象科技創新工程(2014-2020年)實施方案》以及《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指導意見(2014—2020年)》先後出臺,指明了國家和省級氣象業務現代化目標任務,梳理了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現代化進程的主要路徑,建立了國家和省級氣象現代化測評體系。中國氣象局從2013年6月開始組織編寫《全國氣象現代化發展綱要(2015-2030年)》,目前已經送審。

    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還要緊緊依靠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動力。8月29日,局黨組作出重要決定,原中國氣象局現代化辦公室和中國氣象局全面深化氣象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合併為中國氣象局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暨深化氣象改革辦公室。事實上,全面深化氣象改革目的是著力解決制約氣象事業發展、影響氣象現代化建設的體制機制弊端,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氣象事業發展,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

    落實責任 凝聚全部門之力

    氣象現代化藍圖宏偉、任務艱巨,只有強化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氣象幹部職工的責任擔當意識,將現代化建設任務科學、合理地分解到單位和個人,落實主體責任,健全並完善績效考核、跟蹤督查、監測評價、獎懲問責等機制,現代化建設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2014年,中國氣象局黨組進一步明確提出了中國氣象局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和深化氣象改革各項工作職責及其主體責任,確定了局黨組、現代化暨改革辦、機關各職能司、國家級業務單位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的主體責任,建立了責任體系。

    這一年,中國氣象局實時監測省級氣象現代化進展,開發了國家和省級氣象現代化綜合考評系統,建立了氣象現代化指標測評數據庫,併為開展國家和省級氣象業務現代化的統計評估工作建成統一的工作平臺。然而,要想實現氣象現代化這一偉大構想,單靠氣象部門一家之力顯然不夠。推進氣象現代化需要將氣象工作放到地方黨委和政府工作全局中去謀劃、部署和推進。

    2014年,中國氣象局領導先後4次出席省部合作聯席會議,5次出席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推進氣象現代化工作會議,聽取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局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及實施方案編制的工作彙報。

    在氣象部門的大力推動下,截至目前,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政府名義出臺了推進氣象現代化意見;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召開了氣象現代化工作會議;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印發了氣象現代化實施方案;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印發了氣象現代化指標體系考核評價辦法;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頒布了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管理辦法。其中,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浙江、內蒙古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還成立氣象現代化建設領導小組或協調機構。

    全面推進 耕耘成果初現

    2014年11月,APEC會議在京召開。“天幫忙、人努力”,“APEC藍”成為很多北京人的“年度記憶”。破解“十面霾伏”困局,離不開氣象現代化。氣象部門從創新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機制入手,敢於擔當,深化合作,融入決策,京津冀環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的成立就是業務現代化的佐證。而重視科技支撐則是練好“內功”,沒有前期大量的科研和技術儲備,就不可能有APEC會議保障中的準確預報和有效服務。

    2011年,中國氣象局黨組決定在江蘇、上海、北京、廣東四省(直轄市)進行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試點,隨後增加了重慶和浙江的寧波及杭州。3年過去了,試點省(直轄市)均交出了各自的答卷。

    2014年9月23日,第16號颱風“鳳凰”(熱帶風暴級)在上海登陸,面對瓢潑大雨,社區氣象協管員及時行動,挽回了市民不少經濟損失。在上海市中心,社區不下5000個,氣象部門創新思維,結合上海新型社區管理模式和社區“自治家園”建設,發揮政府主導作用,讓街道、居委會、小區居民一起擔當社區氣象防災的“主力軍”。

    回憶起2014年第9號颱風“威馬遜”(超強颱風級)登陸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的情景,市民陳春景仍心有餘悸。他慶倖提前兩天就收到了氣象部門的預警信息:“把生命與生計都保住了。”而他要感謝的是氣象部門作為“主力軍”所打造的廣東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中心。

    2014年,江蘇氣象部門圓滿完成青奧會開幕式服務保障工作。“智慧氣象、精緻服務”的理念與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果密不可分。更精確的觀測資料、更高分辨率的數值預報産品、更完善的部門聯動機制……這是一個偉大時代為氣象工作創造的有利條件。

    在浙江杭州,氣象部門創新打造雨量監測分析“一張圖”,實現6個交通氣象站、21個環保監測站、617個水文站、109個地質災害氣象站和30個城管雨量站的資料實時共享。氣象部門可據此提供逐小時更新、精細到1平方公里的網格化雨量監測分析産品。寧波氣象現代化建設將特色氣象服務作為突破口,同時全面推進殘障人士氣象服務,目前,全市5萬多名殘障人士可免費獲取氣象信息。

    肩負著在西部地區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重任的重慶市,2014年,市氣象局積極探索由地方政府推動區縣農業氣象服務規範化建設和鄉鎮(街道)氣象災害預警預防規範化建設工作,並以“兩個規範化”建設為抓手,帶動全市氣象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

    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並投入業務運行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共171部,常規地面、探空觀測站點數量與美國相當;已建立起完整的氣象衛星觀測系統及應用體系;已建立環境氣象、海洋氣象和氣象災害風險預警等業務體系,颱風路徑預報24小時誤差已經連續兩年小于100公里。佈局愈發合理的監測網絡,更加精細化的氣象預報服務,更為廣闊的預警信息覆蓋面,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的能力愈加提升……更重要的是,悄然間,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果已惠及社會生産生活的各個方面。(記者段昊書 任俊 汪玲玲)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