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為什麼能任性?——十問“錢去哪兒了”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新華視點”記者 楊麗萍、劉林)25日,新華視點播發了《“錢去哪兒了”十問,還有哪些部門欠公眾一個交代?》。稿件播發後,再次引發社會關注和熱議。 2014年,“新華視點”欄目陸續10次播發“錢去哪兒了”系列稿件,追問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或政府基金的去向。“收得爽快,用得糊塗,去向成謎”,調查後的發現觸目驚心,而相關部門的回應,不是“仍在進一步研究中”,就是“尚無規定和具體辦法”。“錢去哪兒了?”仍欠公眾一個交代。 ——媒體跟進:“錢去哪兒了”叩問“權該如何用” 稿件播發後,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連線新華社相關記者進行追訪。節目中,組織策劃稿件的新華視點主持人談道,“對這些追問的回應有三類,一是積極明確,二是高度重視,三是消極應對,甚至與公眾期待對立。而原因是思想上認為這些錢是部門利益,可隨意支配,而不是為公眾管理。從徵收標準到用途去向均不透明,缺乏監督,缺乏市場思維讓公共資金使用更有效率。” 新京報、現代快報、東方衛視等數十家媒體刊發評論,通過百度以“錢去哪兒了十問”為關鍵詞可搜索到近10萬個搜索結果。 新京報社論《“錢去哪兒了”叩問“權該如何用”》認為,“錢去哪兒了”,實則指向“權該如何用”。歸根結底,是一個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的問題。這本身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言者諄諄”的追問,何以只是“聽者藐藐”呢?評論分析,這一方面緣于相關部門對媒體報道、公眾審視的不適應。作為管理部門、執行部門,一直以來,早已習慣了質問他人,鮮有自身成為被追問對象的可能。這也印證了政府自身改革的迫切與必要。另一方面,卻也與權力紅利的固化有關。一定程度上,這些行政性收費和政府基金已很難輕易撼動。一組“錢去哪兒了”的系列追問,不可謂問題不尖銳。 該評論指出,“十問”云云,説到底表明了社會公眾一種普遍的不滿情緒。回應這種情緒,紓解這些質疑,僅僅以“研究”“等待”之類的拖字訣來應對,顯然不行。根本之策,還在於搞好頂層設計,強化內部監管,徹底公開信息,擴大公眾參與監督。 南方都市報評論稱,盤點“十問”,一些焦點問題被重新厘清,霧裏看花的東西被揭開面紗,“糊塗賬”變成了“明白賬”;然而,由於一些部門裝聾作啞或者拒不公開,也有一些問題的進展不盡如人意。不願公開喜歡封閉,背後既有官僚衙門作風在作祟,更有巨大利益在驅動。權力之所以能夠任性,就是缺乏監管。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陽光操作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現代快報評論稱,收了百姓的血汗錢、壓箱底錢,要麼連幹了啥、剩多少都説不清楚,要麼乾脆不説,或者不好好説……對這副態度,有必要問一聲:人民的管賬先生對得起人民嗎? 貴州衛視在報道中説,調查報道之所以受老百姓歡迎,一個原因就是,只有媒體追問了,有關部門才有動靜。但面對追問,有關責任部門並沒有站出來答疑解惑。追問“錢去哪兒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追問“監督去哪兒了?” ——網友:問得好,還要繼續問下去 對於新華社持續發問,眾多網友紛紛點讚。網友“ayzfzd”説:“問得好,我相信那些涉事官員晚上睡不好了。”網友“master”説:“各種政府經費,科研經費,沉澱資金,應該全部公開。公正透明,讓群眾監督。” 對於有關部門面對追問的態度,網友普遍表示不滿。不少網友質疑:為什麼有關部門對這些追問“裝聾作啞”?媒體追問都不回應,這些錢的去向還有可能暴露在陽光下嗎?網友“大忽悠”説:“為什麼這些鉅額資金一直都沒有在陽光下進行監管?對鉅額資金的監管是‘不能為還是不欲為’?” 有網友表示,除了新華社的十個追問,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不明收費亟待調查明白。網友“xlxp0916”説:“應該問問社會撫養費,大家都懂的!”網友“daodao”説:“有些城市靠賣車牌一年收入數億元,這筆錢去哪兒了,應該好好研究一下。” 不少網友提出,類似交通罰款、教育贊助等錢去哪兒了,都值得好好問一下。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