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級推銷員”李克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27 21:01 來源: 環球雜誌
【字體: 打印本頁

    【導讀】中泰鐵路合作,只是李克強這個“超級推銷員”一系列“鐵路外交”的一個章節。它所帶動的不止于中國裝備和中國産能走出去,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標準的輸出。中國正在把自身強大的基建能力和富餘産能,轉化為互利合作的新機遇和對未來規則的主導權。

    從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到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再到泰國首都曼谷,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4年12月的亞歐之旅,行程逾兩萬公里,在北半球畫出一個巨大的三角形。

    透過2014年中國領導人的這次外交收官之旅,外界得以窺見李克強作為中國“超級推銷員”的行銷能力。從中哈産能合作框架到中歐海陸聯運快線,再到中泰鐵路合作協議,他成功地把中國裝備和製造産能推介給當地。

    精湛的外交“營銷術”,既擴大了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合作、增進了彼此友誼,也為消化中國業已形成的巨大産能找到了一條互利共贏的新路。繼中國産品遠銷海外之後,中國裝備和製造業産能正在成為新一輪走出去的生力軍。

一頓早餐與180億美元大單

2014年12月14日,李克強抵達嚴寒中的阿斯塔納國際機場,開始對哈薩克斯坦的訪問

    一頓早餐的價值會多高?

    答案:可以是180億美元的大生意。

    “早餐大單”發生在哈薩克斯坦,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將這個合作稱為“李計劃”。

    早餐的地點,是位於哈首都阿斯塔納市中心的北京大廈,這是當地的一座標誌性建築。登高望遠,站在23層的旋轉餐廳,阿斯塔納盡收眼底。

    12月15日一大早,東道主哈總理馬西莫夫為到訪的李克強特意安排了這次共進早餐的私人活動。

    這是一頓中西合璧的簡單早餐,麵包、酸奶、沙拉、粥、鹹菜,搭配平淡無奇的餐食,完全不妨礙兩位領導人歡笑相談。現場只有翻譯,輕鬆氣氛讓他倆可以敞開交流。

    一名優秀的推銷員,必須善於找準需求。諳熟經濟的李克強對此的把握敏銳而精準。

    就在一個月前,哈薩克斯坦政府推出一份名為“光明大道”的新經濟計劃,基礎設施建設是主要內容。對哈薩克斯坦來説,發展經濟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建築材料以及電能等。

    哈薩克斯坦大量需要這些産品,而這些正是中國企業的優勢所在。按照李克強的思路,中國這個全球第一大出口國不再只滿足於把産品輸送到國外,而是憑藉自身積累的高水平裝備能力,參與當地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以多種方式建設哈方需要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生産以及火力發電等設施,帶動中國裝備走出去。

    這個早晨,就在餐桌上,李克強提議,中哈可以充分展開産能合作,同樣是經濟學博士的馬西莫夫非常高興。他後來對媒體説,“哈薩克斯坦完全支持中方提出的有關向哈國境內轉移産能的計劃。將轉移的是非能源領域的産能,涉及數十家企業和數十億美元投資。這將是個好開頭,未來可推廣到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

    一份總價值180億美元的合作計劃就這樣誕生了,涉及基礎設施、公路、住房等多個領域。按照初步規劃,180億美元資金將主要由哈方籌集,部分缺口中方願以貸款等形式提供融資支持,主要用於幫助雙方企業參與這項計劃,由此撬動的合作“蛋糕”遠非180億美元。

    對中國來説,合作的意義也非同一般。這不僅會帶動中國産品走出去,更可以帶動中國的裝備製造業走出去,從産品出口到産能輸出,中國找到一條與外部經濟互動的新路徑。

    被李克強説動的哈薩克斯坦領導人,心甘情願地當起中國對外産能合作的推銷員。

    當李克強提出,能否在15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總理會上宣佈中哈産能合作計劃,以顯示中哈合作的示範意義時,馬西莫夫當即表示完全贊同。他説,中方宣佈這一計劃後,哈方立即表態支持。

    “李計劃”——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當天在集體會見上合組織成員國總理、秘書長和地區反恐機構執委會主任時,套用“馬歇爾計劃”來形容中哈産能合作這種新模式。在他看來,這一計劃將不僅使中哈兩國受益,還將惠及地區國家,為各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當天的上合組織總理會上,李克強還宣佈,歡迎與會的其他中亞國家也同中國開展類似的産能合作。他説道,上合組織成員國現在都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各國市場需求大,“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經驗豐富,裝備製造能力強,産品性價比高,願與成員國加強在冶金、建材、交通、電力、電信、汽車組裝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他提出了一系列可以合作的工業領域:各方要加強在冶金、建材、交通、電力、電信、汽車組裝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合作,還要深化石油煉化、成品油加工、煤化工等能源加工領域合作,同時推進風能、太陽能、水電等新能源項目。

    “中方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上合組織有關國家的發展戰略是相銜接的。中方願同各方加強磋商與合作,共同促進産業轉型升級。”李克強真誠地説。

架起亞歐聯通之“橋”

2014年12月15日,李克強抵達貝爾格萊德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並對塞爾維亞進行正式訪問

    12月18日,貝爾格萊德,一座跨多瑙河大橋順利竣工。這座東南歐名城近70年來修建的第一座跨河大橋,以塞爾維亞著名科學家米哈伊洛·普平之名命名,當地人也親切地叫它“中國橋”。

    在竣工儀式現場,《環球》雜誌記者看到,熱情的貝爾格萊德市民大聲歡呼著,向出席儀式的李克強揮手致意。

    這座承載著中塞兩國深厚傳統友誼的大橋,正是中國與中東歐擴大合作的一個縮影。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2011年承建了這座大橋,合同總金額2.6億美元。塞方提供15%預付款,其餘部分利用中方貸款。

    讓貝爾格萊德市民高興的是,大橋的建成,將有效緩解該城的交通出行壓力;讓貝爾格萊德和塞爾維亞政府高興的是,這座大橋連接了多瑙河北岸經濟較為落後的博爾查居民區與南岸發達的澤蒙工業區,對於促進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這也是中國基建企業在歐洲市場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橋梁,被一些業內人士稱為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基建市場的“第一張名片”。

    這種“名片效應”,以及“超級推銷員”的成功營銷,使得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穩步推進,從而也為中國裝備和中國産能走出去開闢了另一塊重要市場。

    12月16日,在貝爾格萊德舉行的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上,李克強在演講中指出,中國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成熟經驗和技術,“鐵路、電力、港口等裝備質量優良,性價比高,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也適應中東歐國家的需求。”

    “把中國裝備製造與中東歐國家投資建設有機銜接起來,不僅可以促進中東歐國家經濟發展,也可以充分利用中國裝備産能,實現共贏。”他説,“中國政府還願與各國政府一道,為雙方企業合作發展搭建平臺,提供信息、簽證、居留等便利,營造更加公平、透明、穩定的投資環境。”

    對中東歐國家來説,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對自身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充足的産能。從鐵路等基礎設施入手,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找到了最佳利益契合點。

    時間回到2013年11月26日,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議會宮展覽廳迎來了一批特殊“參觀者”——李克強總理與16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或其代表,他們共同參觀了正在這裡舉行的中國鐵路等基礎設施及裝備製造展。這是李克強第一次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舉辦的重要配套活動。

    參觀期間,李克強客串起了講解員。當各國領導人被“和諧號”高速動車組模型吸引時,李克強不失時機地介紹:“中國高鐵技術裝備成熟、施工經驗豐富、競爭優勢明顯,完全能夠適應各國情況,滿足市場的需求。”

    他信心滿滿地説:“中國製造已經風靡全球,中國裝備也將享譽世界。”

    今年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在貝爾格萊德舉行,正是在這次會議期間,在李克強總理的推動下,一條以匈塞鐵路為基礎向南延伸的中歐陸海快線呼之欲出。

    這條快線南接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途經希臘雅典、馬其頓斯科普裏,同匈塞鐵路銜接,將成為連通歐亞的又一條運輸大動脈,且海陸聯運的運輸成本相對較低。為促使快線早日建成,12月17日,李克強總理與塞爾維亞、匈牙利和馬其頓總理舉行了四方會晤,推動三國和希臘與我就打造中歐海陸快線達成共識。

    目前,中歐之間已開通了數條貨運鐵路線,除“渝新歐”“漢新歐”“鄭新歐”等較早開通的中歐貨運鐵路線外,上個月,由浙江義烏開往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義新歐”鐵路國際貨運班列又正式全線運行。

    歐盟智庫“歐洲之友”專家莎達·伊斯蘭説,中東歐國家的地緣位置決定了,其將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關鍵樞紐,互聯互通對於中東歐國家經濟發展非常重要。

    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在歐盟內部也引起了一些疑慮。在12月16日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時,李克強總理作出正面回應: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深化合作,是一個三贏的結果,“不僅有利於中國和中東歐國家,也有利於整個歐洲”。

    “正像在歐債危機中最困難的時候,中國毫不猶豫地提供了支持。中國是歐債長期、負責任的投資者,這有利於歐洲平衡發展。同樣,現在中東歐國家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與中國富餘而先進的裝備製造業産能相互對接,也有利於歐洲平衡發展。”

    歐洲議會國際發展委員會副主席尼吉·德瓦就此評價説,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互聯互通必將推動雙方的共贏共榮。交通基建投資將為中東歐國家注入發展動力;而健全的交通網絡則會拓展中國對中東歐國家的商品出口,和在中東歐國家打造面向西歐的貿易門戶。這種互利共贏將會進一步夯實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關係。

推動中泰鐵路合作峰迴路轉

2014年12月16日,李克強在貝爾格萊德出席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併發表重要講話

    再優秀的推銷員,也難免遭遇變局。中泰鐵路合作便是峰迴路轉的經典案例。

    在李克強總理赴曼谷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期間,他和泰國總理巴育簽署了兩份諒解備忘錄,分別涉及鐵路合作和農産品貿易合作。而在12月4日,一份有關中泰鐵路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草案就獲得了泰國國家立法議會的批准。按照計劃,中國將參建泰國第一條雙線標準軌鐵路,並幫助泰國進行鐵路系統升級。

    泰國交通部部長巴津介紹説,按照這份諒解備忘錄草案,中國將參建兩段鐵路,總長800多公里。這將是泰國第一條1.435米標準軌距的鐵路,整個工程需要3500億泰銖(約合106億美元)的投資額。此外,這條鐵路最終將與即將修建的中國-老撾萬象鐵路相連,有利於實現東盟一體化後泰國與東盟其他國家的互聯互通。

    泰國目前鐵路均採用米軌鐵路,列車時速僅為50公里,而標準軌鐵路可允許時速為160~180公里的列車行駛,未來還有可能升級為高速鐵路。

    這意味著一度被擱置的中泰鐵路合作重新啟動。

    2013年10月,李克強總理訪問泰國期間,與時任泰國總理英拉一同出席中國高速鐵路展,並努力説服泰國國會議員通過了中泰兩國的高鐵合作項目。彼時,他用英語呼籲議員們“為中泰友誼投票”。

    不料此後泰國政局生變,隨著英拉下臺,中泰鐵路合作一度被擱置。

    從擱置到重啟,李克強為中泰鐵路合作可謂煞費苦心,做了大量幕後推動工作。

    2014年10月,在意大利米蘭出席亞歐峰會期間,他專門和泰國新總理巴育舉行會談,耐心闡明中泰鐵路合作會給雙方帶來的好處,贏得了巴育的理解。

    在那次會談後發表的新聞稿中有這樣的表述:李克強説,中方願同泰方保持高層交往,落實好兩國已經達成的共識和協議,統籌推進高鐵等基礎設施、農産品、經貿、金融等領域務實合作。巴育則表示,將落實好雙方達成的合作共識,繼續推進農産品、高鐵等合作項目。

    有知情人士透露,會談中,李克強曉之以理、動之以利,指出中泰鐵路合作是兩國政府達成的協議,不該因為泰國政府更迭而被擱置,軍人出身的巴育覺得完全在理。

    2014年11月,當巴育來到北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時,李克強再次與他會面,最終鎖定了合作共識,為恢復雙方鐵路合作鋪平了道路。

    在會後的新聞稿中,巴育的表態增加了“堅定”二字。他説,將堅定落實雙方達成的合作協議和共識,推進鐵路、農業、經貿等領域合作。

    中泰鐵路合作,只是李克強這個“超級推銷員”一系列“鐵路外交”的一個章節。它所帶動的不止于中國裝備和中國産能走出去,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標準的輸出。中國正在把自身強大的基建能力和富餘産能,轉化為互利合作的新機遇和對未來規則的主導權。

    從亞洲到歐洲,再到非洲,自上任以來,李克強馬不停蹄地向世界推銷中國。從中國裝備到中國産能,再到中國標準,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讀懂:這位“超級推銷員”和他的同事們,正在為中國的未來發展進行前所未有的全球佈局。(尚軍、劉洪)

責任編輯: 穆淼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