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黃小希)2014年最後一天,當人們在喜悅祥和的氣氛中辭舊迎新時,國務院常務會議聚焦生活困難人群,部署進一步落實社會救助政策,折射出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牽掛。不斷完善社會救助政策,並帶著溫度去加以落實,是解決困難群眾生活難題、更有尊嚴地迎接新生活的重要保障。 過去的2014年,是我國社會救助制度發展歷程中濃墨重彩的一年。這一年,我國第一部統籌各項社會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規《社會救助暫行辦法》開始施行。辦法實施不到半年,國務院又印發《關於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旨在解決城鄉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問題,填補了社會救助體系存在的空白。 隨著各項救助政策鋪開,我國社會救助水平不斷提升。7116萬城鄉低保對象、532萬農村五保對象的基本生活進一步改善。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對困難群眾的幫扶仍流於表面形式,缺乏真情投入,讓受助者更有尊嚴方面仍有明顯提升空間。而且,一些地方平時疏于發現群眾的困難,逢年過節才送米送油走個過場,很容易讓政府的救助政策淪為擺設,弱化政府救助的責任。 歲末年終,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溫暖而充滿力量的新年賀詞指出,我們要滿腔熱情做好民生工作,特別是要做好扶貧開發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讓農村貧困人口、城市困難群眾等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們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靈充滿溫暖。 政策的生命力在實施。在當前社會救助制度日趨完善、真金白銀投入加大的背景下,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更應帶著責任與熱情,不斷提升工作能力,把黨和政府的政策落實到困難群眾手中,更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受助者心裏,讓他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感受到真真切切的溫暖。這是黨和政府的良政落實到位的要求,也是社會救助進入發展新階段的要求。 2015年的陽光普照著神州大地,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對未來充滿了憧憬與期盼。讓我們時刻惦記著那些生活中還有難處的群眾,及時給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愛,給他們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共同去創造美好生活。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