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城市“文明大考”為何奇招頻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04 18:5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 馮國棟 陳諾)每三年一度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正如火如荼進行。為了這塊“金字招牌”,近百個城市全力備考,有的使出各種“奇招”,如武漢動員不少大媽走上街頭拉起紅線,阻止行人亂闖紅燈,網友戲評“武漢有一怪,老太街頭把繩拽”。不過也難怪,武漢連續11年與文明城市失之交臂,今年獲得評選資格後格外“認真”。

城市全力備考,是因為“全國文明城市”含金量大,被稱為“城市最高榮譽”。評選內容囊括政務、法治、市場、人文、生活、生態等多個方面,可謂橫向到邊、細緻到底。文明城市申報門檻高,申報前須先過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這一關,還要再過檢查組的“暗訪”關,難度不小。

正是因為有難度,一些地方為了獲評臨時抱佛腳搞突擊,甚至不惜使出極端招數應考。在過去的三屆評選中,有的城市大費周章,怪招頻出。鄭州市為迎接檢查建了“遮羞墻”,濟源市發起“全民撿煙頭”運動,還有些城市關閉了小店。這些措施既興師動眾又勞民傷財,引來輿論質疑。

煞費苦心的備考,折射出城市日常管理工作的不足。文明城市創建和日常工作並非“兩張皮”。城管綜合執法部門對“亂擺賣、亂擺放、亂搭建”的日常巡查,環衛部門每天對街道路面的清掃保潔,交警部門對市區交通秩序的日常疏導,這些既是參評指標,也是部門日常工作。顯然,如果這些日常工作切實做好了,責任真正落實到位了,既是在滋養城市文明,也是為文明城市評選提供正能量。

一個城市的文明,説到底是種人文關懷,是讓人有愉悅生活的環境。創建文明城市貴在平日之功,決不是一朝一夕幹出的政績,是一場沒有終點的賽跑。城市管理者實在不必過分糾結于文明城市的“封號”,而應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實幹求成。

責任編輯: 張維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