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批珍貴古籍文獻在數字化保護中重獲新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07 10:4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拉薩1月7日電(記者 許萬虎)“西藏古籍保護工作目前已正式邁入數字化時代,多部門各自分工,使西藏貝葉經、歷史檔案、藏醫藥典籍等一批珍貴藏文古籍文獻在數字化保護中重獲新生。”西藏自治區圖書館館長努木對記者説。

    資料顯示,全國現存的藏文古籍總數在百萬函以上,其中約有三分之二收藏在西藏,西藏已有158函珍貴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目前西藏已完成阿裏、那曲、林芝地區的古籍普查工作,為古籍保護數字化奠定了基礎。

    努木介紹,西藏圖書館現已全面開展古籍普查數據的錄入、上報和管理工作,建立西藏古籍綜合信息數據庫。目前已完成的數字化成果有《西藏自治區圖書館文籍目錄》《西藏古籍研究教程》《拉薩古籍目錄》、三批《國家珍貴古籍目錄》《國家珍貴古籍圖錄》《藏傳佛教直貢噶舉古經文藏漢對照叢書目錄》並附該叢書所有150部電子書。

    努木説,下一步將制定藏文古籍數字化標準,逐步為國內外讀者提供藏學資料全文數字化服務。

    此外,據記者了解,目前西藏已普查出近6萬葉、約12萬面、1000多函(種)的貝葉經,部分經文已實現數字化;西藏自治區檔案館已完成桑珠頗章、覺細列空、孜聶倉、乃瓊等四個全宗1萬件(卷、冊)及《噶廈全宗》等歷史檔案的數字化、全文錄入工作。

    藏醫藥典籍數字化同樣進展順利。西藏自治區藏醫學院數據顯示,目前,西藏800余部藏醫藥傳統文獻已實現數字化和在線檢索,檢索系統將於不久後正式對外開放。

    西藏90%的古籍文獻收藏于寺院,為此去年2月,西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專門成立色昭(色拉寺和大昭寺)辦公室,集中開展藏傳佛教古籍文獻的收集、整理和數字化歸檔工作。目前,中心每日平均完成10部古籍文獻的數字化工作,涉及佛經、因明學、歷史、文學、民俗等眾多領域。

    “古籍最重要的是文獻內容,頻繁使用會造成磨損。實現古籍數字化,是解決這種矛盾的有效方法。”西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負責人邊巴次仁説,古籍數字化最終會實現文獻數據在網絡或電子閱覽室終端上保存、瀏覽,許多珍貴古文獻將在更加科學的保護中實現廣泛傳播、永世長存。

    另據記者了解,目前西藏大學與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已簽署“合作開展藏文文獻數字化項目協議”。根據協議,西藏大學和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將推出一個集古籍、藏文期刊、歷史檔案等內容為一體的世界級的“藏文文獻資源中心”。此舉將進一步助推西藏古籍數字化保護進程。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