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考察危舊房改造
專家:城市發展勿忘外來人員的“歸屬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07 13:23 來源: 中國廣播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不僅使廣東成為經濟大省,更讓廣東成為全國流動人口的第一大省。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進入城市,安居才能樂業。要融入當地環境,就要逐步解決他們的社會福利和後續發展等等問題,目前推出的保障房等安居工程和農民工子女入學等措施,都是在逐步嘗試這樣做。

  李克強總理日前在廣州了解外來務工人員生活情況、考察危舊房改造時説:“我們要的是包容性發展,必須改善農民工、城市困難群體的生活條件,營造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努力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務,給他們縱向流動的公平機會,讓他們生活有希望、奮鬥有回報。”

  廣東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經濟的飛快發展中,凝聚著外來務工人員的滴滴汗水。其實不僅是廣東,我國正在進行的城鎮化大潮中,數以億計的人口正在融入城市,城市要發展,不要忘了外來務工人員的“歸屬感”。不能把外來務工人員看作二等市民,“包容性發展”才能讓城鎮化之路越走越寬廣。

  我國的很多城市都有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在深圳,90%以上的人員都是外來的,正是他們給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和前行的動力,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外來務工人員的各種待遇與當地人存在一定差距。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認為,城市的發展不能忽略外來人員的貢獻。

  許耀桐:深圳人口百分之九十都是外來人,是外來人建設的深圳,我想深圳是這樣,其他的城市也是這樣。改革開放以後促進人口流動,特別是很多農民工進城打拼,沒有這種打拼就沒有改革開放的成就,就沒有三十多年來改革開放巨大的發展。外來人特別是農民工進城以後給城市做出這麼大的貢獻,但是他們的生活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比如在醫療、住房、就業收入方面出現了貧富差距嚴重失衡的狀況,解決這個問題非常接地氣,老百姓都非常高興,我認為這句話是説到人們的心中去,很多人聽到的時候會非常激動。

  讓外來務工人員“生活有希望、奮鬥有回報”。就要給改善農民工、城市困難群體的生活條件,打造一個溫暖的家。許耀桐認為,要在政策上給這些弱勢群體一定的傾斜。

  許耀桐:改革開放的成果應該惠及到每一個人的身上去,而不是局限于少數人,少數人生活好了,固然是他們自己做出的努力,但是國家要加強調控,要做好二次分配,使改革成果惠及到每一個老百姓身上。首先應該對這些到城市打拼的農民工,在各方面經濟政策上應該傾斜,外來務工人員當做城市發展必然的組成部分。

  要實現包容性發展,不僅要改善農民工的生活條件,更要營造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如何讓農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宋湛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外來人員大量走進城市,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不少人工作強度大,報酬卻比當地人少,甚至屢屢傳出民工討薪的新聞,怎樣為他們打造平等的競爭環境,保障他們的權益?

  宋湛:第一,要增強新聞媒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對這些執法部門比如勞動監察、勞動仲裁,要求它們公開透明的執法。第二,允許勞工NGO組織的參與,允許這些勞動維權組織能夠參與進來,同工會勞動維權相互形成一種互相競爭的局面,進而使工會能夠更有動力去維權。第三,要加強對工會的基層組織的建設,增強工會的基層組織的代表性,有更多的農民工或者外來務工的勞工者能夠參與到工會當中去,包括2014年各個省級行政單位都出臺了解決方案條例,根據條例工會有權利帶著勞工者和僱主或者他們的老闆進行集體協商,這就會更好維護勞動者的權益。

  經濟之聲:除經濟基礎外,外來務工人員心理認同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特別是有一定知識背景的年輕人在“歸屬感”上的要求更為強烈。除了解決住房保障的經濟問題外,如何給外來務工人員提供縱向流動的公平機會,讓他們奮鬥有回報,對城市有“歸屬感”?

  宋湛:要加強宣傳和對學生們教育工作,我上小學的女兒她去門口見到收廢品的外來務工者,她會主動打招呼説叔叔好,我覺得對於外來務工者他尊嚴的認同,對他們貢獻的承認是特別重要的。

  經濟之聲:給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住房的保障、提供孩子就學就業、養老失業保險等問題需要大量投入資金和政策調試,怎樣分類推進、逐步實施,哪些容易解決,哪些是難點?

  宋湛:直接解決戶口問題可能會比較困難,很多大城市居住比較飽和了,但是可以分步驟推進。第一步要完善城鄉一體的養老體系,能夠讓這些勞工者在城市工作七年的勞動者,能夠順利的在他的家鄉養老,要求城鄉能夠一體化的養老體系要相當完善,首先要做到的。其次在城鄉結合部的良好的建設,能夠有更好對外來務工者子女的義務教育,更多的廉租房,能夠讓這些在自己沒有工作機會的勞動者能有一個住房條件來解決燃眉之急,最後還是慢慢從居住證制度慢慢過渡到戶口制度。

  經濟之聲:如果從根本上解決,有沒有辦法徹底拉平?或者説我們的外來務工人員有沒有可能?是不是必須需要到城市來發展?

  宋湛:城鎮化是中國經濟發展一個必然的階段,這個階段就是在工業化中後期,要調理完成的,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基本上都是在這一階段要有一個很好的實現,拉平是必然結果,但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還會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會這種不公平的現象,就需要慢慢的過渡,這是一個過程。

責任編輯: 薛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