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30載:“煤代油”核心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09 16:17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記者 吳晶晶、余曉潔)烯烴,人們對這個詞很陌生,但如果説塑料,大家都很熟悉。過去,烯烴這種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生産主要依賴石油,但我國石油資源不足,制約了産業發展。“以煤代油”,就成為關係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課題。

“煤代油”,30多年的夢想和努力。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終於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上取得重大突破,與新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共同開發了甲醇制取低碳烯烴技術,使我國“煤代油”技術和産業化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

這一成果在9日舉行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所謂‘煤代油’,是用煤炭替代石油制取甲醇,再用甲醇生産出烯烴和下游化工産品。”項目第一完成人、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劉中民介紹説,用煤制取甲醇的技術已相對成熟,因此甲醇制取低碳烯烴過程是待攻克的“煤代油”核心技術。這個具有挑戰性的難題困擾了國際化工界幾十年,上世紀70年代,國際上就開始了相關研究,但堅持下來的寥寥無幾。

30年時光、四代科研人員、漫長艱辛的攻關路——大連化物所認準“煤代油”甲醇制烯烴技術路徑的研究。即便在國際油價大幅下跌、技術發展進入困難期時,仍堅定信念、連續攻關,最終取得重大突破。

這一項目從基礎研究到工業化技術開發再到應用推廣,走了一條創新的合作模式。2004年,大連化物所與新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甲醇制取低碳烯烴成套工業技術(DMTO)開發,建成了世界第一套萬噸級甲醇制烯烴工業性試驗裝置,于2006年完成了工業性試驗。

2010年,我國利用DMTO技術建設完成了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烴工業化裝置,也是我國煤制烯烴國家示範項目——神華包頭甲醇制烯烴項目,裝置規模為每年180萬噸甲醇生産60萬噸烯烴,使我國率先實現了甲醇制烯烴核心技術及工業應用“零”的突破。

目前,DMTO技術累計實現技術實施許可20套大型工業裝置,合計烯烴總産能為1126萬噸/年,帶動了我國甲醇制烯烴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快速形成。在DMTO大規模産業化的同時,大連化物所又研發出新一代甲醇制烯烴技術(DMTO-II)並完成工業性試驗,使中國的DMTO技術在國際上持續領先。

“DMTO技術開發及工業化應用的成功,貫通了煤化工與石油化工的主要通道,標誌著我國在該技術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中科院院士、大連化物所所長張濤表示,這對我國石油替代戰略的實施,烯烴工業結構調整和原料多元化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責任編輯: 陸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