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1月14日電(記者索朗羅布、劉洪明)“自2004年至2014年,西藏農牧部門在7地(市)安排實施了青稞、蔬菜、藏雞等12類450多個特色産業項目,初步形成了‘七區七帶’的農牧業特色産業格局,農牧業産業化經營率達到38.6%。”西藏自治區農牧廳農牧産業化處處長尼瑪次仁14日説。 能力貧困仍然是制約西藏農村發展的重要原因。近年來,中央和西藏自治區一直重視並支持農牧業特色産業發展,逐年加大投資力度。西藏于2004年正式實施農牧業特色産業非均衡發展戰略,重點突破,整體推進。 截至2014年底,西藏全區農牧業特色産業累計整合投入資金32.58億元,農牧部門已累計扶持和培育農牧業産業化龍頭企業101家,農牧業生産專合組織(基地)共2729家。 三面環山的山溝中,藍色鐵制屋頂、水泥墻壁的雞舍次第排列著,身穿白色大褂、戴著口罩的七八個20多歲的藏族小夥子正忙著給雞喂飼料,旦增頓珠提著籃筐正在撿雞蛋。這是記者日前在西藏南木林縣秋木鄉藏雞養殖基地看到的場景。 38歲的別晉村村民旦增頓珠,作為扶貧對象有幸加入秋木鄉藏雞養殖合作社。他告訴記者:“我們鄉里老百姓收入比較低,現在大傢伙一起養藏雞,在家門口就可以打工掙錢,家裏的農活也不耽誤,我全年收入比以前多了一倍。” 南木林縣扶貧辦副主任索平説:“現在扶貧的目標是從傳統的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這個藏雞養殖合作社就是典型的例子。它通過爭取財政扶貧資金440萬元、金融部門信貸資金30萬元建立起來,逐步形成了基地+合作社+農戶的一體化運作模式,年利潤46萬元左右。” 記者了解到,為提供持續增收的就業渠道,西藏農牧部門和扶貧部門的資金重點投放于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龍頭企業和地方特色産業。 西藏耕地面積349.6萬畝,人均不到2畝,長期以來,農牧民在因地制宜地從事著與農牧業有關聯的再加工行業生産。增收渠道的多元化,有力擴大了剩餘勞動力的轉移,推動了勞動生産效率的提高。僅去年,西藏就有13萬農牧民實現穩定脫貧。 西藏農牧部門表示,西藏作為我國最大的集中連片扶貧攻堅地區,扶貧對象人數多,扶貧投入與需求的矛盾仍顯突出。少數農牧民群眾自主發展意識不強,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存在,還需要當地政府經常性地教育引導。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